Monday, 7 January 2013

肩關節夾擊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肩關節夾擊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肩關節夾擊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簡稱SIS)是肩關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 

SIS是藉由一系列臨床發現(症狀、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來做確診,並不單指特定構造的損害,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棘上肌受損。

一般而言,手術治療僅考慮在年輕病患且日常生活需要使用大量肩部活動者或經三個月保守治療仍無法達到疼痛緩解者進行,其餘大多數病患則以非手術治療方式為主,如復健物理治療、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治療及局部注射等。


鎖骨與肩峰下方,喙突及肩胛骨上方有一小空間,是棘上肌及其他組織所通過的空間,所謂的肩關節夾擊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以下簡稱SIS)就是發生在此。
 

夾擊症的典型症狀為痛弧(painful arc),角度介於60-120度,也就是說在60-120度之間的外展動作會產生疼痛,過了這個範圍就不會引發疼痛,所以患者通常是抱怨在手外展舉高時會痛。

(一)流行病學及危險因子:
由於目前各方對肩關節夾擊症候群的定義歧異,因此在流行病統計數字上並沒有定論。

SIS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為長時間從事外展高舉手過肩的運動或工作者;與其他肩關節疾病一樣,隨年齡增加發生此症候群的比率較高。在從事手高舉過頭的運動員身上最常發生SIS,如:游泳、棒壘球、網球、舉重、高爾夫球、排球及體操選手等;另外高舉過頭的工作如:畫家、倉儲員、機械維修工等也是好發族群。

其他的危險因子包含:

(1) 肩盂肱骨關節(glenohumeral joint)不穩定。
(2) 肩胛骨不穩定及運動不良(dyskinesis) 
(3) 上肢肌群缺乏彈性。 
(4) 肩峰解剖結構異常。
(5) 肩峰鎖骨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AC joint)病變。

(二)病生理機轉:
SIS症候群最早是由Charles Neer1972年時所發表,包含了以下三個時期:

(1)   Stage 1: 組織水腫及出血(病患年齡小於25)
(2)   Stage 2: 組織纖維化及肌腱炎(病患年齡介於25~40歲間,
                     目前稱做肌腱病變tendinopathy)
(3)   Stage 3: 旋轉肌撕裂,二頭肌肌腱斷裂,以及骨頭變化(
                     患年齡大於40)
 
造成此類疾病的機轉主要是鄰近的構造(包含:旋轉肌群、肩峰下滑液囊subacromial bursa、其他軟組織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等)受到肱骨頭、肩峰鎖骨關節、或是鳥喙突肩峰弓coracoacromial arch的壓迫所造成

造成機轉可分成外源性因子(extrinsic factors)及內源性因子(intrinsic factors)
外源性因子:分成primary secondary impingement

Primary impingement:

(1) 肩峰結構異常:肩峰前段三分之一及肩峰下的結構的相關連
     性也是造成SIS的原因之一;肩峰又可依斜角不同分成以下
     三種類別Type I- FlatType II- CurvedType III- Hooked
     其中第三型的肩峰斜角最大,容易導致其下空間狹窄造成壓
     迫病變。
 
(2) 肩峰鎖骨關節的骨刺病變(osteophytic change)
     此種骨刺變化容易造成其下軟組織的壓迫及機械性刺激。

(3) 其他primary impingement如鳥喙突肩峰韌(coracoacromial      lig.)lateral band造成壓迫、運動員常見的posterior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詳述如後)等。

Secondary impingement:
包含肩盂肱骨關節(glenohumeral joint)不穩定、神經學病變以及粘連性關節炎等因子。

內源性因子:

(1) 肱骨頭過度移位:穩定肩盂肱骨關節(glenohumeral joint)
     肌肉無力會造成肱骨頭過度向上移位,進而壓迫到肩峰下滑
     液囊、旋轉肌肌腱造成傷害。

(2) 退化性病變(degenerative tendinopathy):由重複性的micro       trauma後修復不足所造成。

(3) 局部性缺血(hypovascularity):發生在棘上肌腱與肱骨接合       處近端10~15mm處,也是退化性病變最常發生的地方。
從事投擲動作之運動員容易造成一類獨特之夾擊症候群稱做posterior SIS,主要的機轉是運動員從事肩膀外旋、伸展、及外展動作時造成上、後側盂唇(labrum)及旋轉肌腱受到夾擊;合併前述之機轉更容易讓運動員造成傷害,尤其是當運動動作中有cocking phase(棒球投手投球前手臂向後向外伸展的動作時最容易造成傷害。

(三)鑑別診斷、臨床表現、理學檢查:
SIS 造成的疼痛主要是由局部構造受到傷害所引發的,詳細的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可以鑑別出受損的結構及決定後續的治療。
鑑別診斷包含旋轉肌腱撕裂及粘連性關節炎adhesive capsulitis。旋轉肌腱撕裂通常會合併疼痛及肌肉無力,且會有positive drop arm sign(手臂作內旋及外展90°的動作,病患無法維持外展動作)及肩部外旋無力之現象;粘連性關節炎之病患通常會有肩部受傷的病史及肩盂肱骨關節活動性受限之現象。
SIS之臨床表現主要以疼痛來表現,尤其在做手外展舉過頭的動作時容易引發;疼痛的位置分布在三角肌區域或是手臂外側,且病患常會有夜間疼痛或姿勢性疼痛現象。

投球運動員所發生的SIS則會有肩部僵硬及困難、延長暖身時間的現象;疼痛通常發生在cocking phase晚期或是acceleration phase早期,疼痛位置通常在疾病早期較不易描述,但主要分布在後肩部。

SIS之理學檢查十分具敏感性,Neer’s impingement test(手臂向前上舉至90°以上時會疼痛,代表棘上肌受到肩峰及肱骨大結節的壓迫)Hawkins-Kennedy impingement tests(手臂向前彎曲90°作內旋動作時引發疼痛,代表棘上肌受到鳥喙突鎖骨韌帶壓迫)大約有75%90%的敏感性

SIS完整的理學檢查應該包括: 

(1) 完整的頸部及上肩部檢察。 
(2) 檢視病患是否有肌肉萎縮或是型態異常。 
(3) 評估關節活動度(包含痛弧painful arch評估) 
(4) 旋轉肌群強度測試(包含drop arm testexternal rotation 
     strength test) 
(5) 特殊檢查(Neer’s and Hawkins-Kennedy test) 
(6) 肌肉骨骼超音波檢察(在病床邊即可執行)

患有單純SIS之病患會有以下之理學發現: 

(1) 頸部及上肩部檢查無異常。 
(2) 肩峰下及後肩部位有局部疼痛。 
(3) 關節活動度(ROM, range of motion)受限(痛弧角度約在外
     展60°~120°) 
(4) 特殊檢查時可再度引發疼痛。 
(5) 後肩之肌群有萎縮現象(常見於長期之夾擊病患) 
(6) 肩部之肌力大多維持正常(長期之夾擊病患除外)

另外在投球運動員所發生的SIS會有以下之理學發現: 
(1) 兩側肩部肌肉發展不均。 
(2) 後側旋轉肌局部疼痛。
(3) 患側之外旋活動度增加,內旋活動度相對減少。
(4) 肩盂肱骨關節鬆動(向前移位)
(5) positive posterior impingement sign(病患仰躺做外展90°、
     伸展110°、最大之外旋動作時會引發疼痛)

(四)影像學檢查: 

X光檢查(包含shoulder AP+lateral viewscapular Y view):通常不做為SIS之第一線影像檢查,除非有以下之狀況:
(1) 經保守治療無效。
(2) 用來評估肩峰的各種型態。
(3) 評估肩峰鎖骨關節。 
(4) 評估韌帶鈣化現象。 
(5) 進行肩峰下或肩盂肱骨關節注射前之解剖學評估。

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超音波為病床邊可執行之準確影像學工具,可以針對表淺韌帶及肌肉病變、滑囊炎做出即時動態檢察;但此項檢查之靈敏性與操作者之熟練度相關。

磁振照影(MRI)
診斷SIS或旋轉肌病變之gold standard,通常在以下情況下必須安排此項檢查: 
(1) 經保守治療後症狀及功能未進步者。
(2) 初步評估後未能確診者。 
(3) 懷疑有旋轉肌或盂唇撕裂者。

MRI可診斷以下異常包含:肩峰下結構的發炎、棘上肌腱或肩峰下滑囊壓迫、肩峰鎖骨關節病理變化、或是肩峰之結構異常;MRI也常用來評估運動員受傷後是否可再從事該項運動;MRI arthrography(關節內注射gadolinium顯影)可用來評估盂唇病變、旋轉肌深部異常、或是旋轉肌部分撕裂。

(五)治療:
藉由臨床症狀及理學檢查診斷SIS後,可由疾病嚴重程度分成手術治療及保守治療兩大類:

手術治療:
當懷疑病患有旋轉肌撕裂(部分或全部)、盂唇撕裂、或是粘連性關節炎,或經保守復健治療3個月以上無效者須由手術來治療;手術方式包含旋轉肌或盂唇局部清創術、肩峰整型術、旋轉肌腱修補術等;慢性間關節夾擊進行手術治療主要是減輕病患疼痛,而不是著重在功能性之顯著恢復。

保守治療(依病程急性程度及復健進展分成15):大部分SIS之病患可藉由適當的物理治療達到有效緩解,因此在考慮手術治療前必須先安排完整的復健治療;據研究,Neer Stage IISIS病患藉由手術或物理治療的結果並沒有差異性,證實物理治療之重要性;復健治療的重點包含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glenohumeral joint mobilizationstrengthening exercises(旋轉肌、肩胛骨肌群、及核心肌群)biomechanical training(針對投擲、重覆性動作做訓練),詳述如下:

Phase 1(acute phase):
(1) 冷療(cryotherapy):可減少急性發炎及水腫,有輕微止痛作
                                  用。
(2) 休息:避免任何加劇症狀之活動,如overhead activities
(3) NSAIDs:急性期一般給予短期(7~10)之非類固醇類消炎
                   藥。
(4) Modalities:經皮電刺激(TENS)
(5) 可逐漸開始恢復關節活動度(active-assisted ROM),避免上肢肌肉萎縮(Submaximal isometric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Phase 2(Subacute Phase):
當病患達到以下標準可開始進入phase 2 training-疼痛/症狀緩解、ROM/肌肉功能增加、僅在肩膀外展有painful arc

(1) ROM:開始進行屈曲及外展之動作,同時可進展至外展時合
               併外旋及內旋動作;可開始進行capsular stretching
(2) Modalities:可使用冷療及超音波離子導入(ultrasound 
                       phonophoresis)降低局部發炎及消腫。
(3)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進行等長肌肉強化運動(isometric exercises)scapulothoracic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Phase 3(Intermediate Strengthening Phase):
當病患達到以下標準可開始進入phase 3 training-疼痛/症狀更加緩解、正常之active-assisted ROM、及肌肉強度增加。

(1) ROM:進行積極、全方位的active-assisted ROM
(2) Strengthening exercises:開始進行等張強化運動(isotonic dumbbell program)、鋸肌群運動(serratus exercise)、手臂旋轉器肌耐力訓練(arm-ergometer endurance training)

Phase 4(Dynamic Advanced Strengthening Phase):當病患達到以下標準可開始進入phase 4 training-恢復完整且無疼痛之ROM、肌力恢復至健側70%以上。

Phase 5(Return to Activity Phase):當病患達到以下標準可開始進入phase 5 training-恢復完整且無疼痛之ROM、合格的等速運動測試結果、以及臨床檢查評估。
 
在病患完成phase1-5的訓練後,應安排一系列維持性運動(Maintenance Exercise Program):延展運動、等張運動、theratubing exercisesphase II之投球訓練(針對投手做訓練)
 
其他治療:
(1) 肩峰下關節注射(Subacromial Injection):可作為鑑別診斷及治療用途,使用lidocaine 或類固醇進行肩峰下及肩峰鎖骨關節注射;主要用來短暫性緩解疼痛,以增加病患復健之順應性。

(2) Scapular Taping:當病患有肩胛骨活動不良或異常活動時,可用貼布協助改善肩胛骨肱骨及肩胛骨胸壁關節的生物力學,以改善症狀。

(六)結論:
藉由完整的復健計畫,大多數病患都可恢復到受傷之前的正常關節活動度,並可從事該項運動及回復原本工作;但若忽視急性SIS的症狀而進展到慢性SIS,容易產生粘連性關節炎之併發症,常需手術治療;因此對於肩關節夾擊症候群的病患,復健在其治療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