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4 October 2012

身體對情緒的記憶

人雖然能思考、能追憶、能想像,這些都是「腦海裡的活動」;但最後實際影響我們的還是情感。

根據心理神經免疫學的說法,大腦與身體其他部位密不可分,兩者是一體,相互依賴。也就是說,沒有身,談「心」也無益。「身心合一」(body mind)一詞將身與心的關係形容得甚為貼切。1977年,心理學家肯恩‧戴特沃德(Ken Dychtward)在他《身心合一》(Body mind)一書裡首創這個名詞。

身心是個聯合體,混合了大腦﹑身體和全部內在的特質──感覺、思想、知識、直覺、記憶和所有我們已經忘記的事情。

這個聯合體如何運作呢?打個比喻,回想你此生最難忘的事情,哪件事讓你最難以忘懷呢?

50歲以上的人可能會說,1963年甘迺迪總統遭槍殺事件令他們終生難忘,有人會對1968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件印象深刻。有人則忘不了自己嘗試高空彈跳,或在高難度山坡滑雪的滋味,因為他們從未想過自己能辦得到這些事。

也許烙印在你腦海裡的,是你贏得大獎的那一刻,大眾為你鼓掌的那一次,或是愛人說「我願意」的那一剎那。事發當時的情緒愈高漲,感受愈強烈,我們的記憶也益發清晰。

至於經歷恐懼、驚嚇和興奮的記憶,更令許多人一生都無法抹滅。這些經驗會記錄在我們全身,因為大腦底部的杏仁核(面臨重大危險時會處於高度戒備)、迷走神經(從大腦直達位於腎臟上方的腎上腺)、腎上腺(在緊急狀況下會釋放荷爾蒙,發出「戰或逃」的訊息)、全身各重大器官,以及神經系統會互相聯繫,使我們全身都感受到這些經驗。

有了這個訊息迴路,再加上幾乎通達全身所有內臟的迷走神經,鮮明的記憶不但儲存在大腦,也烙印在體內的器官。況且,體內重大器官含藏的化學傳信物質(如:象徵大腦的神經傳送素和神經胜肽)數量,實際上遠比大腦裡的多!如果你曾經有過「心動」或「心痛」的經驗,你就會明白這是真的。

 「情緒」一詞英文 emotion 源自拉丁文 emovere ,意思是「轉移進來」或「轉移出去」。

情緒變化多端並充滿能量,要證明很簡單。回想我們曾經因為生氣或失意,而衝動地捶打牆壁或在家具上發洩的經驗,就可想而知。心愛的人健康狀況開始出現問題,我們會因為憂慮而失去活力。此外,哭泣、捧腹大笑或性愛等行為也可以釋放能量,而且能量之大不容小覷。

歡樂是最佳情緒之一,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我們注入世界的正向能量。絕望是最不好的情緒,當我們陷入絕望,所有能量彷彿也隨之被壓抑。情緒能量能移動,其文字早有蛛絲馬跡可循。

這種轉移主要代表體內動力的轉變,包括體內化學組合的變化、器官的變化、肌肉收縮的程度,以及神經迴路的改變等。
簡單來說,任何變化都會導致某種移動,而移動就代表能量正在轉移。

我們習慣用卡路里來計算吃下肚的能量和身體消耗的能量,但目前並沒有「科學」的表達方式,可以用來衡量情緒能量。許多文化和哲學嘗試用言語來描繪情緒能量,主要是環繞在健康與治療的概念上。

華人稱能量為「氣」,佛洛伊德(Freud)說那是原欲(libido),而同一時期,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則說那是生命的衝動(élan vital)或生命力。

不管我們怎麼稱呼它,它都與情緒能量有關;情緒能量能保護我們避免受到壓力的摧殘而崩潰。這種能量,能動的力量(情緒),把我們和其他人連結在一起;就像國際貨幣一樣,全世界的人都能使用。有時我們覺得口袋裝滿錢,有時卻感覺錢不夠用,但只要活著我們就會有感覺。

生物都有感覺,人所體現在外的,有特定人格的自我,能有意識地判斷事情。這裡我們必須說明一下,情感並非人格的全部。華盛頓大學著名的人格理論家羅伯特‧克勞寧格(Robert Cloninger)說,七種人格特質裡,四種屬於情緒,三種特質屬於性格。

四種情緒包括追求新鮮感,避免受害,喜歡被獎賞和堅持不懈的精神,這四種情緒統稱為「性情」。另外三種特質,包括自我導向能力、合作協調能力及自我超越能力,屬於意識能力,與偏愛有關聯,跟情緒較無關聯,統稱為「性格」。

克勞寧格的理論架構備受世人推崇;他認為,性格加上性情造就人格。由此看來,我們可以說情感是人格的基礎,甚至可以主導人格,但情感不代表全部人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