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髖部骨折是指人體股骨(也就是大腿骨)的股骨頸、股骨粗隆間或股骨粗隆下處的骨折。一旦發生髖部骨折,病人通常會感到患部疼痛、患肢無法負重、移動及變短或呈外翻的現象,而髖部骨折90%是因跌倒引起。
根據研究顯示,65歲以上老人,有三分之一曾在一年內跌倒過,而跌倒過的老人,有二分之一會再跌倒,且年紀愈大跌倒的機率就愈高。而其中有1%跌倒老人會造成髖部骨折,需住院開刀治療及復健,最後能完全回復功能者卻僅有三分之一。
髖部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2-20%,但髖部骨折並非直接的死亡原因,許多的病人死亡是因為長期臥床造成併發症所引起,如肺炎、尿道感染、靜脈血栓等,因此骨折後應儘早手術治療,讓病人早日下床活動,以避免併發症的產生。
治療與護理
髖部骨折的治療方式包括牽引與手術,基本上醫師會依據病人本身的狀況如年齡、身體狀況,以及骨折後的時間長短與骨折類型來決定治療的方式,有時候為了減輕患肢的肌肉痙攣及疼痛,會於手術前暫時使用皮膚牽引方式處理患肢。
手術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為以金屬螺絲釘及鋼板固定,使骨折的兩端接合在一起而逐漸癒合;另一為裝入全髖或半髖人工關節以置換股骨頭、股骨頸、或整個髖關節。
骨折受傷後,身體需要大量的能源來修復斷骨,因此有專家建議老年髖部骨折病人飲食,除了鈣質及維生素D的攝取外,也需要攝取高蛋白食品如牛奶、蛋、肉類,有助於新骨頭骨質的密度形成及骨折部位的復原,但最重要的還是均衡的營養,並避免抽煙、喝酒、喝咖啡,以避免骨質流失。
而為了骨折過後能早日回復日常活動功能,規律的復健運動絕對不能少,建議可進行加強肩部、手臂肌肉運動如舉裝水的寶特瓶,以及加強下肢肌力的運動如抬臀運動、直腿抬高運動等。
運動的進行應循序漸進,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最好每日至少30分鐘可分成早、中、晚進行運動,但若有慢性疾病、體適能不足者,需注意考量個人健康狀況進行運動,不可勉強。
大家都知道跌倒是老年髖部骨折最大的元兇,因此為了預防跌
倒,不可不知跌倒的危險因素。跌倒的危險因素包括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有年齡相關的生理機能老化如視力減退、感覺平衡感失調等;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貧血、姿位性低
血壓等,以及老人長期用藥如降血壓、降血糖、心衰竭用藥等,
也會影響活動,容易造成跌倒。
因此建議您服用藥物後應先休息30分鐘至1小時,若無頭暈不適再活動,並於平時加強肌肉運動步態訓練,以提升個人的肢體肌力與平衡感。
而跌倒外在因素主要指環境,老人跌倒有50%是因環境引起,因此對於容易跌倒的地方如浴室、廁所、廚房、光線昏暗等處,行走時應特別小心,最好保持室內光線
充足。
另外,門口進出地方、樓梯及通道處也應避免置放障礙物,像書報、雜誌等應妥善收好,浴室內可加裝安全硬質的扶手,樓梯可裝置止滑條等以預防跌倒。
最後,家中若有老人者,假使已跌倒造成髖部骨折,應馬上送醫,讓老人接受妥善的照護,早日下床活動,減少併發症產生,定時規律的運動,以期讓受傷的老人再度擁有日常活動功能的春天。謹記,凡事「預防重於治療」,做好預防跌倒措施,髖部骨折不會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