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February 2015

代謝症候群是這麼來的 (2)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會加速內臟脂肪囤積

具體的高熱量飲食,就是攝取油炸物和肉類的脂肪、米飯麵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糕水果的糖分,蔬菜攝取不足,還有宵夜之類不規則的飲食習慣,長期維持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內臟脂肪存量就會突飛猛進。

而且現代人的工作漸漸不需要用體力,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面,也是個大問題。工作不用運動,日常生活中也懶得運動,當然不能燃燒多少脂肪。這種生活習慣,造成了內臟脂肪囤積。

以內臟脂肪為首,具備許多危險因素的狀態

大眾的醫學常識已經了解肥胖是各種生活習慣症的溫床。其中,「代謝症候群」這個聽都沒聽過的症候群,最近特別受到矚目。這個全新的疾病概念,指的是以內臟脂肪型肥胖為首,具備了許多危險因素的狀態。

一旦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罹患心臟病、腦中風等致命疾病的風險就會大幅增加,甚至提高到健康人的30倍以上,都不足為奇。

引發新陳代謝症候群的主要危險因素是肥胖,尤其是內臟脂肪型肥胖。「肥胖並不健康」這種溫吞的說法,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當危險因素增加,心臟病機率會高達5-30倍

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素有四項,分別是
1)內臟脂肪型肥胖(腹部肥胖)
2)高血脂
3)高血壓
4)高血糖(糖尿病及潛在病患)。

而這些危險因素之中,只要包含(1)內臟脂肪型肥胖並具備三項以上,就是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

日本大約12萬名企業勞工進行調查,發現具備一項代謝症候群危險因素的人,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發病機率比沒有危險因素的人高5倍,有2項就高10倍,有3-4項的人甚至高達31倍之多。

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等心臟病屬於冠狀動脈疾病,原因就是可怕的動脈硬化。這項調查的結果顯示,危險因素累積起來,動脈硬化速度就會飆升。

即使每個危險因素都很輕微,湊在一起也會提高風險

而且聽起來或許讓人意外,其實這些危險因素通常程度都很輕微。畢竟實際調查結果都是正在工作的普通人,症狀當然輕微,但是這也是代謝症候群的可怕之處。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每個危險因素都不到需要治療的程度,就不需要在意。一上了年紀,也應該會有一兩個病。但是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特色,就是危險因素互相牽扯重疊,引發重大疾病。而危險因素的核心,就是內臟脂肪型肥胖。

內臟脂肪是所有危險因素的核心黑手

代謝症候群的因素很多,將主要因素整理起來,就成為上面的架構。

一切問題的源頭,就是長期持續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這種習慣會攝取過多能量,同時減少能量消耗,而導致肥胖。

不同年齡、性別、體質的人,囤積體脂肪的部位也不同,但是一旦造成內臟脂肪型肥胖(腹部肥胖),問題就會加重許多。內臟脂肪型肥胖會成為導火線,接連引爆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素,並持續惡化。內臟脂肪本身就是危險因素之一,只要看上面的架構,就知道內臟脂肪是危險因素中最核心的幕後黑手。


內臟脂肪分泌的細胞素才是元兇

各位想必已經了解,內臟脂肪就是萬惡淵藪,而它如此危險的理由,就是內臟所囤積的脂肪細胞會分泌細胞素(生理活性物質),細胞素又會引發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素,並加速惡化。如果囤積內臟脂肪是萬惡淵藪,那麼脂肪細胞所分泌的脂肪細胞素就是危險因素放大的元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