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0 December 2012

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喜愛跑步或者騎單車的人或許會有這類經驗,長時間運動後會發現膝蓋外側出現疼痛,如果繼續運動下去,膝蓋會痛到無法動作,這有可能就是所謂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TBS)的症狀。

造成ITBS的原因,由於髂脛束在穿過膝蓋時並沒有和骨頭相連,因為髂脛束經過股骨,因此易於接觸到股骨外上踝。在膝蓋伸直時髂脛束會向前移動至股骨的外上髁的前面,而當這個膝蓋彎曲大於30度時, 髂脛束會向後移動至股骨的外上髁的後面。當膝蓋做屈曲與伸展時(髂脛束縮短或遭受張力) ,髂脛束(Ilio-tibial Band)就會在股骨外上髁滑過做前後的滑動,當屈曲約20-30度時,對髂脛束的磨擦最大 , 膝蓋反覆的運動會造成髂脛束與膝蓋摩擦,磨擦過度就會發炎,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造成活動時疼痛。 

所以髂脛束症候群是由髂脛束反覆的穿過股骨的外上髁所產生的過度使用受傷,容易對肌腱產生刺激、引起發炎。這個重複動作是跑步時的特徵。這個傷害的發生與跑步有相當的關係,長期不當的訓練,例如在不規則的平面上跑步在下坡路段跑步,或者沒有以漸進方式增加長距離及強度亦可能是運動姿勢長時間不正確所造成傷害,故又稱為『跑步者膝;Runners Knee』。

髂脛束症候群主要由於 : 不良訓練習慣 、 不足夠的熱身運動和整理運動 、 過急增加訓練的距離和持續時間 、解剖上的異常,如“O型”腿、平底足、跟部或足內翻、雙側下肢不等長、脛骨內旋、 大腿肌肉過於發達 、 髂脛束過緊( 過緊的髂脛束容易與大腿骨外髁摩擦,引起發炎的情況 ) 運動過度使髂脛束縮短 、臀中肌等外展肌過弱、其它一些因素共同 使髂脛束過度受壓造成

 

如圖,就是髂脛束(iliotibial band)因為膝蓋的動作而一直摩擦到股骨(femoris)外髁所造成的發炎疼痛現象。

長跑運動員比短跑運動員髂脛束症群的發生率高,原因可能因為長跑運動員有較明顯和長時間的足跟著地期和直立期。當腳踏地面時,膝關節通常是屈曲約20度,這使得髂脛束最容易受到與股骨外上踝的磨擦影響。在堆積、突出或斜的表面跑步,如沙丘等,使腿部稍微向內彎曲,造成髂脛束過度伸展壓向股骨。另外,穿著跟部外側過度磨損的跑步鞋也是原因之一。




對於自行車運動員而言,主要原因為持續高頻率的踏動和高位時的膝內翻增加了磨擦造成。還有,自行車的搭配不適當如座位太高、車架角度不正確、腳踏放於太裡面或旋內等,也會增加髂脛束的壓力。 


如何預防髂脛束症候群?
在運動前後進行充足的熱身和整理活動 。 避免引致疼痛的刺激,如跑下坡路等等,都是有效預防的方法。



傷害發生的原因約可分為三類: 

. 解剖構造上的缺陷:尤其足部是大多問題的主因,

     例如:身材較瘦身的人因缺少脂肪在組織間之潤滑、O型腿、與腿長不一的人。

. 知識不足:包括過度訓練姿勢不正確、沒有適當的熱身與收操、沒有好的柔軟度、沒有適當的肌力與休息

. 周遭環境的問題:包括氣候不佳、場地不適及所穿的鞋子不
     恰當等。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 & symptoms)  

1.  膝關節外側疼痛,跑步時症狀加劇。

2.  上、下階梯會誘發疼痛。

3.  症狀較嚴重的人,其步態會有跛腳現象。



如何治療髂脛束症候群?
如出現腫脹,可予R.I.C.E.處理(休息、冰敷、包紮加壓及抬高患肢),其他如針灸手法治療、用藥,以及充分的休息,都可以緩解或治療髂脛束磨症候群,主要是使緊張的髂脛束舒緩,適時的休息,一段時間後,疼痛自可緩解。


治療計畫:


1. 初期可以休息 ( 扎熹多傑自註: 若為發炎,則只要休息5日即可,切勿休息太久不動,否則髂脛束會緊縮,一旦緊縮則會比發炎還嚴重更麻煩,因這條很長很粗的韌帶很強大,若緊縮可能使膝關節變形,且髂脛束很難拉筋,其位置剛好位於大腿外側面的中間,不前也不後所以很難拉筋 )

2. 冰敷

3. 避免從事爬山、跑步等運動

4. 服用抗發炎藥

5. 施以橫向深層按摩

6. 矯正步態

7. 超音波

8. 局部注射類固醇等

9. 髂脛束的伸展


如何避免ITBS?

1.避免在不平坦的地面上運動
2.跑步時,不要增加太多下坡的路段
3.注意不要讓股四頭肌(Quad. m)疲乏
4.慢慢增加跑步或單車的運動距離
5.運動後要適當的伸展和冰敷
6.要有適當的大腿肌力訓練,以增加膝蓋穩定性
7.增加核心肌肉群(core muscles)的訓練

伸展運動:
1.臀大肌、臀伸肌、梨狀肌的伸展 : 15-30秒一次,每回至少3

 









2.闊筋膜張肌(tensor fasica latae)伸展:



或者使用滾筒(roller),效果比單純伸展佳




除了平時的伸展之外,髖關節與膝關節的穩定性訓練也是必要的,訓練大腿內外側肌肉的平衡,矯正下肢的生物力學結構(biomechanics),才能確實地降低避免運動傷害的造成。

"臀中肌"是個重點肌肉,與關節穩定性有關,而股內側肌(Vastus Medialis Oblique,VMO)則是大腿內側最重要的肌肉。



耆老隱形殺手-髖關節骨折


髖部骨折是老人跌倒後常造成的嚴重傷害之一,骨折後不但會造成身體活動功能的障礙,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到底什麼是髖部骨折,引起原因又是什麼,骨折後又該怎麼辦呢?

所謂的髖部骨折是指人體股骨(也就是大腿骨)的股骨頸、股骨粗隆間或股骨粗隆下處的骨折。一旦發生髖部骨折,病人通常會感到患部疼痛、患肢無法負重、移動及變短或呈外翻的現象,而髖部骨折90%是因跌倒引起。

根據研究顯示,65歲以上老人,有3分之1曾在一年內跌倒過,而跌倒過的老人,有2分之1會再跌倒,且年紀愈大跌倒的機率就愈高。而其中有1%跌倒老人會造成髖部骨折,需住院開刀治療及復健,最後能完全回復功能者卻僅有3分之1

髖部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2-20%,但髖部骨折並非直接的死亡原因,許多的病人死亡是因為長期臥床造成併發症所引起,如肺炎、尿道感染、靜脈血栓等,因此骨折後應儘早手術治療,讓病人早日下床活動,以避免併發症的產生。

治療髖部骨折的治療方式包括牽引與手術,基本上醫師會依據病人本身的狀況如年齡、身體狀況,以及骨折後的時間長短與骨折類型來決定治療的方式,有時候為了減輕患肢的肌肉痙攣及疼痛,會於手術前暫時使用皮膚牽引方式處理患肢。

手術的方式分為兩種:
 (一)為以金屬螺絲釘及鋼板固定,使骨折的兩端接合在一起而
       逐漸癒合
(二)為裝入全髖或半髖人工關節以置換股骨頭、股骨頸、或整個
      髖關節。

骨折受傷後,身體需要大量的能源來修復斷骨,因此建老年髖部骨折病人飲食,除了鈣質及維生素D的攝取外,也需要攝取高蛋白食品如牛奶、蛋、肉類,有助於新骨頭骨質的密度形成及骨折部位的復原,但最重要的還是均衡的營養,並避免抽煙、喝酒、喝咖啡,以避免骨質流失。

而為了骨折過後能早日回復日常活動功能,規律的復健運動絕對不能少,建可進行加強肩部、手臂肌肉運動如舉裝水的瓶,以及加強下肢肌力的運動如抬臀運動、直腿抬高運動等。

運動的進行應循序漸進,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最好每日至少30分鐘可分成早、中、晚進行運動,但若有慢性疾病、體適能不足者,需注意考量個人健康狀況進行運動,不可勉強。

我們都知道跌倒是老年髖部骨折最大的元兇,因此為了預防跌倒,您不可不知跌倒的危險因素。跌倒的危險因素包括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有年齡相關的生理機能老化如視力減退、感覺平衡感失調等;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貧血、姿位性低血壓等,以及老人長期用藥如降血壓、降血糖、心衰竭用藥等,也會影響活動,容易造成跌倒。因此建議您服用藥物後應先休息30分鐘至1小時,若無頭暈不適再活動,並於平時加強肌肉運動步態訓練,以提升個人的肢體肌力與平衡感。

而跌倒外在因素主要指環境,老人跌倒有50%是因環境引起,因此對於容易跌倒的地方如浴室、廁所、廚房、光線昏暗等處,行走時應特別小心,最好保持室內光線充足。

另外,門口進出地方、樓梯及通道處也應避免置放障礙物,像書報、雜誌等應妥善收好,浴室內可加裝安全硬質的扶手,樓梯可裝置止滑條等以預防跌倒。最後,家中若有老人者,假使已跌倒
造成髖部骨折,應馬上送醫,讓老人接受妥善的照護,早日下床活動,減少併發症產生,定時規律的運動,以期讓受傷的老人再度擁有日常活動功能的春天。


謹記,凡事「預防重於治療」,做好預防跌倒措施,髖部骨折不會來。

Sunday, 2 December 2012

解讀你的身體警訊之鮮為人知的肺癌徵兆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肺癌病人可能會有情緒上下波動、憂鬱或嗜睡等症狀,或者突然感覺煩躁不安,具攻擊性和容易生氣等精神病症狀。若您或家人有這些徵兆,應提早留意是否遭受肺癌侵擾。

癌症研究人員用了10年時間追蹤大約432萬名民眾的研究顯示,整體癌症的發病率最高的群組是超過50歲,且遭遇首次情緒失常的人。像這類的病人,54位中即有1位在第一年即被診斷患有惡性腫瘤。而50至64歲的群組,整體癌症的發病率甚至增高近4倍,腦部腫瘤發病率更高達37倍。

下列是早期肺癌的徵候,可作為及早發現這種疾病的參考:

●呼吸急促或喘鳴(wheezing)。
●持續咳嗽或聲音沙啞。
●咳嗽或笑時,胸部內側疼痛。
●經常感染肺炎或支氣管炎。
●紅色、鐵鏽色的血,或血痰。
●體重減輕或食慾不振。
●男性乳房發育異常。
●由於骨骼異常生長,造成指尖增厚,具疼痛感。
●先前未曾有抑鬱情緒者,出現情緒上下波動、憂鬱或嗜睡的情況。
●突然感覺煩躁不安,具攻擊性和容易生氣,可能覺得「一切事情都是針對自己而來」。

當肺癌已經擴散到遠端器官時,可能引起:
  • 骨頭疼痛
  • 手腳無力或痲痺 
  • 眩暈或抽慉
  • 皮膚與眼睛泛黃(黃疸) 
  • 由於癌症擴散至皮膚或頸部或鎖骨上的淋巴節,導致身體表層出現腫塊

偶爾,會有一些症候群暗示罹患肺癌的可能性。

懷疑有肺癌時

詢問過您的健康狀況,做過身體檢查後,您的醫師可能會想做以下的某些檢查:
 

影像檢查---
胸部x光
電腦斷層掃瞄
核磁共振掃瞄
正子掃瞄
骨掃瞄
其他檢查---
痰細胞學
針吸式活組織檢法
氣管鏡
縱隔鏡
胸腔穿刺術
骨髓組織檢查

血液檢查

嚴格來講,上述這些症狀的描述並不明確,或許只是身體其它方面出了問題,或罹患肺癌以外的癌症。但有時要相信直覺,如果自己或身邊的家人感覺身體產生上述的徵狀,且行為表現和平日的性格相違,便須要看醫生。

前掌或蹠骨痛


當你走路的時候,是否感到腳底前部非常痛,非得要用腳板外側去踩地才能走的快呢?如果是的話,那你一定是有蹠痛的問題。

【原因】
蹠骨頭(metatarsal head)位於腳底前部,腳趾與腳掌相接之突起處,若是疼痛發生於此處稱為蹠痛(metatarsalgia)。由於在走路過程中,身體重量在單腳站立期 (stance phase)時由蹠骨頭及腳跟各負擔一半,而在站立末期時全身的重量都壓在腳的蹠骨頭上,甚至在跑步時,第一和第二蹠骨頭受到地面衝擊力可高達體重的三 倍,而每個人一天光是走路就要走一萬步左右,可以知道足部的負擔有多麼大,因此任何下肢或足部力學的不平衡,都容易有蹠痛的問題。
 
蹠痛發生的過程常是漸進性的,較少急性發作,疼痛位置可能是單一或多個蹠骨頭。造成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因為過度使用(overuse),或步行時足底壓力分佈不平均,過度集中於蹠骨頭所造成,例如從事足部高衝擊性的運動(運動中需要跑步或跳躍者皆是),女性愛穿高跟鞋或尖頭鞋,長期穿著不合腳型的鞋子,先天性腳弓過高或扁平足,肥胖者,腳底長雞眼,姆趾外翻 或腳趾頭變形,腳跟肌腱過緊等都可能造成蹠痛。其他如足部關節炎、莫頓神經瘤(Morton’s neuroma)、蹠骨的壓力性骨折、腳趾伸肌太緊或屈肌無力等,也會引起這個問題。

【治療與預防】
在診斷方面要確定在蹠骨頭上的脂肪墊是否有壓痛感,腳弓是否正常,足底皮膚是否有過度角化之處。如果疼痛是發生在第三與第四蹠骨頭之間,且合併有足前部的麻木感,可能是莫頓式神經瘤。X光影像檢查可以發現是否有足部關節炎 或蹠骨壓力性骨折,而抽血檢驗尿酸值可排除痛風的可能性。

治療方面,在疼痛劇烈的急性期時,可以先用冰敷一天,之後再採用熱 療,如熱水浸浴或熱敷,口服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可降低軟組織或骨膜的發炎程度。在復健科還可以使用超音波深部熱療或低能雷射治療,達到降低疼痛及促進修復 的效果。

另外,使用蹠骨墊(metatarsal pad)以降低蹠骨頭所受的壓力,針對太緊的腳趾肌肉或足跟肌腱做拉張運動,或對有問題的關節做鬆動術,都有助於疼痛的減緩.。

恢復期最重要的是要針對造成蹠痛的原因加以矯正,如果是因為穿了太尖太窄的鞋子才引起腳痛,就要換穿鞋頭寬大的鞋子。肥胖的人要減重,而因為運動造成足部傷害的人,應該要有適當的休息,避免在質地較堅硬的場所從事運動,甚至要考慮改變運動的內容,以減少足部所受的衝擊。至於有特殊的腳趾或足部變形的患者,應至設有量身製作足部輔具之復健部門,訂做特製鞋墊以降低蹠骨頭所受的壓力。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蹠痛是經年累月的足底壓力異常所造成的,治療的最好方法是尋找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幫您找出致病原因,針對病因加以預防及矯正,才是解決之道。 

  • 在疼痛時停止運動。
  • 抗發炎藥。
  • 休息和冰敷。
  • 穿軟底鞋、低足跟鞋low-heeled、或stiff-soled shoes像厚木底鞋(木屐),也可提供舒適性。
  • 使用緩衝墊cushion pad、功能性足部輔具、前掌矽膠減壓墊、橫弓墊。
  • 逐漸增加例行性的運動,在運動時也要穿有緩衝力的墊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