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4 November 2011

如何傾聽身體的警訊

近幾年,疑似過勞猝死的新聞事件頻傳, 使得越來越多人重視職場過勞議題。根據一些市場調查公司發佈一項「上班族工作、加班狀況」調查,發現上班族的平均工作時數,每月平均約 為180小時,其中更有超過30萬名的受雇者,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遠遠高於一周平均42工時的法定標準。事實上,相較於日本,台灣的工時平均高於這些國家20-50%,加拿大基本可以說是一個過度疲勞的社會。

過勞致死的真相

過勞導致的猝死使得人心惶惶,然而過勞導致的猝死事件中工時長是一個考量因素,但還必須視工作的性質及負荷量,甚或是短時間內是否承受巨大壓力來判斷該工作是否導致過勞。例如,醫師、科技業工程師、司機、 廣告業者、媒體記者等,這些都是在工作上需要極大專注力,以致產生壓力,進而累積顯現出各種疲勞症狀。


一個人是否因為過勞而死在工作岡位上,往往不容易從表面上來界定其因果關係,因為過勞而併發其他疾病致死,更可能是在5年10年後才顯現出來。過勞致死的真相是由於個人之前累積的壓力或疲勞狀態,而衍生出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然後突發性的發生中風、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而導致瞬間死亡。

「過勞」的定義,除了發生時間點是關鍵因素之外,長短期工作負荷過重、工作的特殊壓力或在特殊環境下(高溫、低溫或噪音環境)工作時間過長, 都會造成上述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瞬間爆發。


除了工作環境與性質是造成這些事故的外在原因,我們其實還需要注意的是發病者本身是否就有潛在的危險體質跟生活習 慣,例如剛剛所提的三高疾病、肥胖、抽煙、酗酒、使用避孕藥及濫用提神飲料等。

而民眾需要知道的是「疲勞」不能與「過勞」畫上等號,如發高燒、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甚至情緒低落時,都會使人感到疲倦。但如何分辨「過勞」與 「疲勞」的差異?舉例來說,一般人平常工作5天,當偶爾因為工作量增多而超過6天,只要充分休息就可以馬上恢復體與精神;然而,如果在你休息後仍然感覺嚴重疲憊,就必須提高警覺了,這表示你的身體可能有腎病、肝病、特殊感染,甚至是腫瘤的可能性,不能完全用過勞來解釋。

因此,過勞其實潛在幾個重大問題:累積造成猝死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忽略自己本身的重大疾病(未經由健康檢查及早期疾病警訊)及過度勞累造成注意力及體力不能負荷而發生意外。在此呼籲大家,如果察覺到身體疲勞狀態持續未獲得改善,應儘早尋求醫師諮詢,否則因為忙碌而忽略自己身體的 健康,使長期潛在的重大問題突然在一天爆發,可能導致身體殘障或猝死這類令人遺憾的事。

什麼樣的疲勞狀態提醒我們該看醫生了?


第一,當你 在充分休息後,疲勞狀況依然無法獲得改善的時候,可能是身體出現生理疾病或是情緒問題。

第二,則是發現工作負荷隨著增加,而休息後體力恢復的能力逐漸下降,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慢性疲乏」。原因是初期的壓力來臨時,我們的腎上腺會大量分泌皮質醇,使我們注意力集中、血糖、血壓及心跳快速上升來應付緊急狀況。但 一再的壓力及長期工作,最後會造成腎上腺分泌的枯竭,所以產生了「腎上腺衰竭」導致嚴重的「慢性疲乏」及長期血糖、血壓及快速心跳帶來的危害。

很多人經常會混淆疲倦與肝病之間的關係,肝臟嚴重發炎會導致嚴重疲倦,但是長期過勞並不會導致肝病,這是民眾經常倒果為因的結果。人們常聽到的「猛 爆性肝炎」,其實最常見的原因是A型、B型肝炎及藥物引起的肝炎,其中以B型肝炎帶原為最重要。而且多數人的肝病卻往往是因為下班後還忙著周旋應酬,暴飲 暴食因為酒精跟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或者是濫用藥物的結果,根本跟過勞無關。

由於過勞累積的壓力、最後引起血管堵塞、心臟病或中風等猝死事件,往往需要長時間的醞釀與累積,這使得過勞死的認定更加困難。但與其擔心自己是否為過勞的高危險群,不如事前落實預防的功夫。

用保健食品快速充電反而使血管堵塞?

為了恢復身體疲勞的狀況,現在便利商店或藥妝店架上可以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包括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增強記憶力、各種提神飲料等,彷彿每個人自己都可以成為藥師一般。這些食品的成分,多含有咖啡因、維他命或胺基酸,確實能在短時間內消除疲勞,然而,身體卻會因此付出更大的代價,腎上腺一再受到刺激,並且因為體力獲得及時復原、工時加長,而使得血壓、血糖升高,心跳加速, 最後造成體內血管堵塞、破裂或導致心律不整情形更形嚴重。此外,過勞伴隨壓力的問題經常被忽略,例如胃潰瘍、慢性腹瀉、甲狀腺機能異常及自體免疫疾病等。 因此建議大家不要對補品存在過分的迷思,只要把這些補品當作日常生活飲食不均衡而補充的養分即可。


最後,針對過勞的預防給您以下建議:

1. 尊重上下班的時間,把工作與休息切割開來,獲得充分的休息。
2. 適度有氧運動,例如游泳或快走,能為身體補充氧氣,減緩疲勞狀態。
3. 平時注意「血壓、血脂、血糖」,或安排定期健康檢查,把個人容易引起猝死的危險因子先抓出來,就能透過事先預防的功課而避免慢性疾病或猝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