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又稱『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為常見的腰腿痛疾病。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人,過去年齡多集中在40、50歲,但近年常見一些15到17歲左右的患者,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年輕化,也因此必需由年輕時即開始預防。
主要症狀:
- 下背疼痛
- 因噴嚏、咳嗽、彎腰加劇
- 躺下後疼痛會減輕、痛點放射至腿足
- 小腿、大腿後側有抽搐痛
- 皮膚上發麻、感覺異常、下肢遲鈍
- 坐骨神經痛
- 站立時骨盆傾斜
晚期症狀:
- 背後看起來扁平
- 腿部肌肉無力萎縮
- 反射消失
病因病理:
腰椎間盤突出症多是在腰部急性外傷、慢性疲勞性損傷或受風寒濕邪侵襲後發生。但這些僅只是誘因,可能是在腰椎間盤存在有先天性缺陷的基礎上,寒濕侵襲腰部使肌肉痙攣和小血管收縮,引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進而造成椎間盤營養不良,再加上腰肌的緊張痙攣使椎間盤內壓力升高,導致突出發生。
外傷為最常見的誘因,腰椎間盤在承重和脊柱運動時負荷最重、活動度最大,所受到的擠壓力大,磨損亦嚴重。在腰部急性損傷或慢性疲勞性損傷時,纖維環容易撕裂而致髓核突出。所以腰椎盤突出的發生率最高,尤其是腰椎5、薦骨1(L5-S1)之間和腰椎4、腰椎5(L4-L5)之間,合計佔90﹪以上。
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在20歲以後即開始,但各部份的變化速度並不一致。30歲左右纖維環的堅韌性和彈性已大為降低,脊柱運動使其受壓,旋轉扭曲時容易發生環形或放射狀撕裂,而這一年齡層其髓核尚有較好的膠質狀態和膨脹能力,受壓即可從纖維環撕裂處突出,整塊髓核物質或其碎片突入脊椎管,造成腰椎或薦椎神經根在離開脊椎管時受到張力或壓迫,這個是椎間盤突出之基本病理病灶。所以臨床腰椎間盤突出症多見於30歲左右。
導因:髓核之脫出可能是突然發生的。
a. 創傷約佔50%,如提重物、滑倒、摔倒時屁股背部著地。
b. 椎板退化。
c. 退化性疾病,骨關節炎、關節強直性脊椎炎。
d. 先天性異常,脊椎側彎。
治療方式:
1. 保守治療
患有相當高比例的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會在完整的非手術治療計畫下復原,其包括絕對臥床休息,接著做增強性運動和保持適當之背部姿勢。這種計畫需要最少10天的絕對臥床休息,並且加上局部熱療和適當之止痛藥。臥床休息減少髓鞘內壓力,如此通常可使突出之椎間盤自刺激神經根的位置上離開。纖維環裂縫可能形成疤組織,因此可以防止椎間盤繼續突出。如果觀察到神經根所受壓力減輕而症狀消失,就可開始一些腰部運動。
目的,是藉著減少患部承受正常負重的活動所形成的壓力,來緩解疼痛。療法包括長期臥床休息,經常使用護腰帶保護腰椎及熱敷患處。急性肌肉痙攣的患著,可採用冰敷以及按摩。
2. 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
3. 整骨療治( Osteopathy)
4. 針灸(Acupuncture)
5. 脊醫(Chiropractor)
6. 手術治療:
當患者對保守療法不發生反應時,或是神經功能障礙日趨嚴重造成運動或感覺麻痺、括約肌控制能力喪失、垂足、疼痛嚴重,影響到患者之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時,則必須採用手術治療來緩解病況。
預防方式:
1. 拿重物時最好分次拿,需要將重物放置到較高位置時,最好利用梯子或腳凳,避免上舉。
2. 處理較低位置事務時,儘量降低身體,避免彎腰。
3. 年長者應避免跌倒,尤其是一跤坐在地上。
4. 相同的姿勢或動作,不要維持長時間,隔一段時間應起身走動。
5. 不要長期暴露在流動的冷空氣中,像是讓冷氣或電風扇直接吹到身上。
6. 不應長期停留在濕冷的環境中,應注意保溫。
7. 應保持並加強肌肉的彈性與強健,運動是最有效的方法。
推薦給有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鍛煉方法:
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經過治療和卧床休息後,病情緩解了,急性期過去後,便到了恢復腰部功能的康復期。在這個時期進行適量的腰部鍛煉,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腰部鍛煉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向大家介紹的方法適合康復期的患者鍛煉,既簡單又有效。
Baby Cobra簡易眼鏡蛇式(治療瑜伽)
- 俯身平臥在瑜伽墊上,雙腳蹬直,雙腳可分開成11字或並攏。
- 雙手手掌放置於肩膊下,手指打開按在墊上朝向前方。
- 手肘平放在墊上,手肘不要過度向外展,手肘與肩、臂是成直線;若感肘關節尖有痛,可放置一條毛巾在肘關節下,減輕因承托軀幹負擔的痛。
- 收緊臀部肌肉(提肛),腳掌朝天。
- 吸氣,利用背部力量慢慢將軀幹抬起離地;不要用頭部帶動軀幹,頭部朝向前方,挺胸。
- 同時感覺到脊椎骨逐節逐節地翹起來,肩膊微向後並放鬆,保持肚臍以下部份緊貼在墊上,脊椎骨盡量後仰及保持臀部收緊。
功效:
- 脊椎骨能得到有效的伸展,增加柔韌度。
- 使背部肌肉變得更強壯。
- 改善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及各種腰痛等問題。
- 調理腹部肌肉和各器官。
注意事項:
- 在抬起軀幹時,必須格外小心,不能放鬆臀部的肌肉。
- 懷孕的婦女請勿做這姿勢。
適合康復期患者鍛煉的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是非常好的一種方法,因運動能鍛鍊肌肉,強化肌肉可減少很多各種骨科關節病的產生,而且運動可使血液循環加快,血液會帶動更多的氧氣和養料到全身各組織,使細胞分裂加速,讓病體及患處好得更快,使肌肉不會萎縮。但不同年齡的人要選擇合自己年齡的運動項目,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年青人因筋骨強,可做很多運動項目。
中、老年人最適合是治療性太極操、治療性瑜伽、水上帶氧伸展操 (Aqua fitness)、簡易的伸展操、游泳;最忌上下樓梯及行山、跑步。治療性太極操、治療性瑜伽是最好的運動,是全身性的運動,頭、頸、腰、腿、手臂、腳踝,全身骨骼肌肉都在運動,學習治療性太極操、治療性瑜伽的人,控制身體各部的平衡性極好,可預防各種痛症。
飲食:
- 鼓勵多飲水並攝入高纖食物以助排便,維持理想體重。
- 多吃高蛋白食物。
- 多攝取含鈣食物。
患者注意事項:
- 臥床時先將身體翻轉至床鋪的一側,保持脊椎之直線排列,起身時避免扭轉身體。
- 部分斜倚之姿勢或坐在輪椅上時,不要睡覺;不可睡過軟的床。
- 久坐及坐過軟或過深的沙發,最好做有直立椅背及扶手的椅子。
- 當需要長時間站立時,要彎曲一腳以減少下背部承受之壓力。
- 維持接近理想體重之重量,應穿著低跟的鞋子。
- 留心絕對不要同時執行旋轉及扛抬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