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September 2013

合理運動讓脂肪肝「減負」

現在越來越多人患有脂肪肝,尤其是工作應酬忙碌、生活水平好卻沒有時間運動的社會人士。營養失衡、肥胖都是引發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在城市中,由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肥胖、營養過剩型脂肪肝患者居多。對於單純性脂肪肝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是合理的運動和平衡膳食。

針對脂肪肝的治療,必須將運動療法擺在重要位置上,認真對待,持之以恒。專家指出,運動療法與其他療法相比,既是一種主動療法、全身療法,又是一種恢復功能的療法,而且還能有效防病。運動療法的實施可達到消耗能量,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和減肥健身之目的。大量事實表明,運動療法對於治療因肥胖、糖尿病等所致的營養過剩性脂肪肝非常重要。因此,給脂肪肝患者開張運動處方很有必要。

運動項目
脂肪肝人群,主要選擇以鍛鍊全身體力和耐力為目標的全身性低強度動態運動,也就是通常所説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鐘)、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跳繩、太極、瑜伽和游泳等,這類運動可使交感神經興奮,血漿胰島素減少,而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長激素分泌增加,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並促進脂肪分解,對脂肪肝人群降脂減肥、促進肝內脂肪消退的效果較好。具體可按照個人身體狀態和愛好,因地制宜選擇其中幾種項目。要避免缺氧運動項目,如足球、短跑等。



運動強度
針對脂肪肝治療,運動強度不能過小,以中等強度為適宜。一般情況,鍛鍊時心率或脈搏至少要維持在每分鐘100次以上,但最高心率不宜超過200減去實際年齡。鍛鍊後只有輕度疲勞感,且運動後疲勞感於一二十分鐘內消失,而精神狀態良好,食欲和睡眠正常,説明強度合適。如果鍛鍊後感到十分疲乏,四肢酸軟沉重,頭暈,周身無力,食欲欠佳,睡眠不好,第二天早晨還很疲勞,對運動有厭倦的感覺,説明運動量過大,需要及時調整。鍛鍊過程中如果出現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噁心嘔吐等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採取相應的處理。亦有人認為,運動量的大小以達到呼吸加快,微微出汗後再堅持鍛鍊一段時間為宜。

運動時間
運動時間每次不少於30分鐘。一般的有氧鍛鍊,每次需要持續20分鐘以上才能有效。因為運動至少20分鐘後人體才開始由脂肪供能,且隨運動時間延長,脂肪氧化供能的比例越大,效果也越明顯。當然,最長不能超過60分鐘。

運動頻率
一般來説,運動實施的頻率以每週35天較為合適,具體應根據實施者的年齡體質、肥胖程度、餘暇時間以及對運動的愛好等因素來決定。如果為急性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炎活動期,或伴有肝腎心功能不全等情況時,應適當控制和減少運動量,以休息為主。脂肪肝合併其他疾病者,如糖尿病、腎病、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或已發展至肝硬化階段,應限制運動或者經過醫生允許在必要的監控下進行輕微的運動。

特別提醒
不可操之過急。無論運動治療還是飲食治療,都不可求之過急,應當遵循漸進原則,逐漸遞增,並根據身體狀況和病情變化適當調整,以達到既發揮治療作用又避免不良影響的良好效果。

雖然運動療法對營養過剩性脂肪肝患者可産生良好效果,但並非所有脂肪肝患者都適宜參加體育運動,或有需要在有醫療監護下進行。在參加體育鍛鍊的同時,要控制飲食,尤其要少吃富含脂肪和糖類的食物。

Thursday, 26 September 2013

世界上擁有最健康美食的九個國家

美國被連續評為全球最肥胖國家,快餐發源於此。美國人擁有較高的心臟病發病率,糖尿病發病率。外國食品進入美國後,針對美國人的口味與飲食習慣進行了本土化的「改良」,傾向於選擇外國飲食中最「肥美」的食物作為正餐,例如芝士餡的披薩配上油膩膩的意式臘腸片。

法國、西班牙和中國的傳統食品是世界上最健康的。在這裡,加工過的食品被新鮮的食物取代,精心的健康的烹飪方式代替了用微波爐和高溫油炸的簡便做法。
雖然黃油、食用油和糖類化合物分別發源於此三國,但是由於烹飪理念的不同,使得他們都保持著較低的一般疾病與糖尿病的患病率。

同樣,在希臘與以色列,對於飲食的觀念甚至更加講究,他們會細嚼慢咽的享受美食,並且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放鬆。匆匆忙忙的生活節奏加上囫圇吞棗般的飲食習慣,肯定不是一種健康長壽的養生方式。通過研究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世界概況(CIA World Factbook)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關於肥胖症、心臟病和糖尿病方面的信息,現列出擁有最健康美食的九個國家。

JAPAN
日本是全世界發達國家中肥胖症發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這裡的人們注重長壽。他們的飲食多以蔬菜、大米和黃豆為主,這正好反映出對於健康的關注。日本人也食用新鮮的海產品和乳製品,但是卻很有節制。非常有趣的是,東京一個城市所擁有的米其林星級數(Michelin stars)比巴黎、紐約、倫敦和香港合起來的還多。

FRANCE
大家公認「法國女人不會發胖」的觀念果然正確,日常法式飯菜不是由荷蘭醬和鵝肝醬組成的。取而代之,法式食物中採用大量的新鮮蔬菜,例如四季豆以及類型豐富的做好的蛋白質。最令人想念的就是法式燉魚、清煎蛋卷和新鮮沙拉。

ITALY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意大利擁有世界上最低的糖尿病發病率;這也告訴人們,意大利美食除了披薩、意大利面和冰淇凌之外,還有更多健康可口的美味佳餚。現今,意大利面採用少量、低蛋白、多蔬菜的烹飪理念。而且,意大利人多用橄欖油烹飪,因為橄欖油對心臟健康有好處並富含omega-3;也有效地保證了食物的健康。

SWEDEN
瑞典美食以及北歐食物總體來講多以海鮮為主,這一地區食物的烹飪方法多以健康的方式為主,例如:熏、清燉、風乾和醃製。正餐的搭配上以蔬菜水果為主,甚至就連主菜的搭配上都儘量避免過重的醬汁或油炸食品。白麵包與薄脆餅經常被脆黑麥麵包代替,因為它擁有豐富的纖維。

GREECE
地中海的美食絕對是減肥者與身材保持者們的最愛,因為他們不僅健康還具有減肥的特殊功效。傳統的希臘食物是由綠色蔬菜,富含omega-3的橄欖油,新鮮海產品,全麥食品,以及新鮮的水果和少量的乳製品構成的。在這裡,人們也流行食用小份量食物,叫做mezze

CARIBBRAN
島嶼美味同樣注重健康,這裡的食物多採用新鮮的魚類與海產品、澱粉類蔬菜、大米和辣椒等材料;尤其在百慕大、安圭拉島以及開曼群島,這些食材具有降低血壓和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這些美食中還使用了大量新鮮的熱帶水果,使它們具有濃烈的加勒比特色風味。

SWISS
一談到瑞士美食,人們大多會想到厚厚的麵包,粘糊糊的乾酪,以肉為主的食品。然而,瑞士卻擁有令人羨慕的低肥胖症人群與低心臟病和糖尿病患病率。這都是因為這裡的人們多以當地的季節性食物為主,食材大都來自本地的小農場,做法也十分簡單。肉與奶酪的食用量相對適中。清晨,當地的人們喜歡來一份牛奶什錦早餐(muesli),其中包含干水果,燕麥和堅果。

SPAIN
也許,西班牙以伊比利亞火腿(jamon iberico)和濃郁的芝士聞名於世。然而,他們的美食卻是配有豐富的蔬菜,新鮮的魚,穀類和豆類。許多傳統的開胃菜都是素的(例如,蒜香蘑菇和烤蔬菜),或以烤活魚和海鮮為主。

ISRAEL

同屬地中海國家,以色列美食與希臘美食有許多相似之處。多使用橄欖油;新鮮蔬菜,如茄子、蕃茄和西葫蘆,以及富含營養與抗氧化功能的「猶太七寶」(葡萄、橄欖、石榴等)。正因如此,以色列人比較長壽,且擁有較低的心臟病發病率。

Wednesday, 25 September 2013

保肝之道

肝臟是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也是人體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它負責管理身體氣、血、水流通,情緒、睡眠、飲食甚至藥物等,均會影響肝的疏洩功能。

中醫常說的肝火旺盛、肝陽上亢,便是疏洩功能過度亢奮的表現。肝火一路順著肝的經脈延燒,頭暈、失眠、口乾、耳鳴,眼睛乾澀、頭痛等現象一一出現,甚至引起肝發炎及病變。因此中醫所謂的保肝之道,最基本的就是改善身體環境,以維持正常的疏泄功能,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中醫有句話「怒則傷肝」,中醫師郭明亮說,如果情緒的起伏太大,很容易影響肝,可見到一些自我要求完美、個性急躁的人,比較容易產生焦慮與不安,在中醫裡面就屬於比較容易產生肝火的體質。

此外,郭明亮也強調,保肝需要充分的休息,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工作沒有獲得充分休息,到年紀大的時候才發現,再多的金錢也換不回健康,因為肝主藏血,在皇帝內經素問篇中就提到,「人臥則血歸於肝」,有足夠的睡眠就能使肝得到完整的修復,中醫也強調,最好十一點前就需就寢,因為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此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體力無法恢復,連帶思考能力也會變得遲緩。

中醫認為,強化腸胃功能,肝才可以得到充分營養。飲食清淡可以減少腸胃負擔,四神湯中的的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具有健脾效果,可以達到調理腸胃的效果。

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和水果,不會增加肝臟負擔,又富含抗氧化物,對肝細胞的修補有很大幫助。但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油炸、咖啡、茶等,也是引起肝火的原因,儘量避免過量食用。

正確的保肝方法應均衡飲食以及正常作息,不當的服用藥物或是過度進補,反而會造成肝臟的負擔,讓肝病惡化。除了少吃藥之外,飲食當中應多避免一些含亞硝酸鹽的食物,例如火腿、香腸、臘肉等,在蔬果選擇上也盡量以不含農藥的有機農作物為主,而菸酒更是要絕對禁止。

Thursday, 19 September 2013

太極拳是甚麼 (2)

世上最大威力的能量是水,是風。太極拳不用力能夠產生巨大能量,因為它的拳理是模仿水性,風動,最終是悟証自然之道。拳譜云:「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就是要從學者模仿水性。水之特性是無孔不入,極柔軟,但極堅剛。可以平靜如鏡,也可變成驚濤駭浪,所到處,推橋倒樹,摧枯拉朽。

水亦可無聲無息的滲入,擋無可擋,防不勝防。身體愈像水便愈接近偏沉則隨的拳理。水性是連綿不斷的,地心吸力將水合成一個整體,阻擋水的地方不單是受到接觸點附近的壓力,而是受到整個水重量的壓力。洪澇為患時往往就是水量突然增加,加速由高向低流動,水重量以倍數增加。能量與破壞力同樣亦以倍數增加。

在地心吸力影響下而產生的力量,大致上包括本坐用力力、反坐用力、離心力及向心力。本坐力是自身的重量因地心吸力所產生的。反坐力是本坐力的反彈。給人推跌出去,是身體對推力的反彈而做成。身體不受力便無反彈,人便不會失平衡。急流中的旋窩與龍捲風,是在大自然中表現離心力及向心力的例証,力量無窮。練拳時保持圓勢,中正安舒,以開合作為每勢之動源就是模仿螺旋與龍捲風。
模仿水、風是大目標,我們是不可能百份百做到,但多似一分,能量便大一分,太極拳便提高一分。











太極拳有不同的門派,拳架子招式各有不同,練功的法門亦各有獨到之處。但各派對追求太極拳的目標是明確的。佛學中常提及的「方便法門」,只是一種手段或方法啟發修行者的心性,最終到達彼岸修成正果。練拳架是修練的方便法門,只是手段,不是太極拳的最終目標。因此我們不應停留在方便法門的階段。否則只會見樹不見林,永遠都看不見太極拳的盧山真面目。單求精修一種拳架,花一生精力仍未夠,如整天忙著多學幾種拳架,以多為耀的大多數連太極拳的門都未進,休談修得太極拳了。拳架只是一種工具,是用來修練及驗證太極拳的真理。融會貫通後,到了用之不必費心機的境界時,拳架這工具的價值便大大降低了,甚至可以拋棄。

時下學拳,以學會一套拳架作為畢業標準,畢業這二字實有誤人之嫌。學會一套沒內涵的空架子,根本便沒有進入太極拳的世界,試問練30分鐘沒內涵的太極拳與跟著音樂跳30分鐘健康舞有何分別?古語說得好:「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有心修學此道者不可不知。




Wednesday, 18 September 2013

太極拳是甚麼 (1)

自楊祿禪將太極拳帶到北京,經過二百年的化生,流行,太極拳發展至今已經變成一種普及性的運動。有中國人的地方都有人練太極拳。為了要普及化,太極拳已被改得愈來愈簡單,由困難的內動變成偏重於外形,包含了戲曲功架及舞蹈表演形式。武術方面的運用已漸被遺棄。太極拳變成中看不中用的體操。但這種改變對促進太極拳的普及實是功不可沒。

以前太極拳有「十年不出門」的說法。在現今生活節奏如此急速的時代怎能要求為生活折腰的人們,花如此多的時間去練拳?670歲的退休人士學習能力及記憶力都開始退化,要練到高層次是一件困難的事。

現時立心追求太極拳真理的人少之又少,主要是明師難尋,亦欠時間與毅力。大部份流行拳種都是慢慢的移動手足,由外動牽動內府,與一般體操無異。其實太極拳是要求用意念按次序催動及鬆開體內關節及肌肉,功夫越深,體內受意念指揮的部份越多。每一動都涉及多次內動,由內動催動手足。因此拳練得如此慢。要知太極拳非為慢而慢,慢是為了做足內動的要求。因為以內動為主,健身效果比外動為主的練法更顯著。
太極拳是內家拳術,與形意拳,八卦掌合稱三大內家拳術。曾經有人以魚作比喻:太極拳是魚頭--敏感度極高;形意拳是魚身--充滿爆炸力;八卦掌是魚尾--喻其靈活性。






三家拳術都有其獨自的發勁方法,修練方式亦不相同。但只有太極拳主張用意不用力,力從人借。力從人借之真義是借用地心吸力,即是學會利用身體重量壓到地面而產生的反彈力,作為活動的能源。能把握此技巧,能源用之不竭。

我們自嬰兒開始學習翻身、走路都是與地心吸力相抗,一舉手,一投足皆是用本身力量抗衡地心吸力。隨著我們成長,用力已是一種習慣,要改變此活動的習慣是極之困難的事。借地心吸力的法門就是將身體每一個部份放鬆,將重量全交給地心吸力。王宗岳拳論要求偏沉則隨,正是啟發太極拳活動的能源要旨。身體愈多部份放鬆,反彈力便越大。太極拳要求練放鬆,就是這個原因。

Thursday, 12 September 2013

慢一點的運動 更有益於健康

美國醫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證實,慢一點的運動更有益於健康。日前,心血管專業雜誌《動脈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學》(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登載大量臨床醫學論文表示,步行比跑步對健康更有益處。這項研究是美國加州大學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保羅威廉斯博士(Paul Williams)和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醫院(Hartford Hospital)的保羅湯普森博士(Paul Thompson)等多位研究者經過6年多的時間共同完成。

研究發現,雖然步行和跑步所鍛練的肌肉群是一樣的,但是對於一些疾病的改善程度卻有所不同。

快步走更能降低各類疾病風險

研究者在62個月的時間裏,觀察輕中老年各年齡段(1880歲)的33,060名跑步鍛練者和15,045步行鍛練者的健康情況,經過統計對比得到結論,中等強度鍛練的快步走效果比高強度的跑步好,尤其是對心血管疾病,快步走可以使心臟病風險降低9.3%(跑步為4.5%)、高血壓風險降低7.2%(跑步為4.2%)、高膽固醇的風險降低7%(跑步為4.3%)而且,研究者觀察到,步行比跑步更適用於人的鍛練,因為更多的人可以長期堅持步行。威廉斯博士說:「和跑步相比,步行是一些人能長期堅持的運動。」

醫學上,適合步行的人要比跑步的更多,例如老年人、體弱者、絕經期婦女等等。而且,有很多疾病不適合跑步,如心臟病尤其是心絞痛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步行特別是散步是非常好的預防和緩解的方法,而跑步卻是極其危險的,因為跑步的運動強度大,會加重心臟病患者的心臟的負擔。

2011年,美國《應用生理學》雜誌也曾發表研究,說明步行等適度運動比劇烈運動更有益於心臟的健康,而且即使人中斷步行鍛練一段時間,步行的益處也會保持。每天步行兩次,每次15分鐘即可達到非常好的鍛練效果。

實際上,早在100年前,美國心臟病學奠基人懷特(Paul Dudley White)第一個提出: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並認為步行鍛練對防治糖尿病、骨質疏鬆、消除精神緊張與抑鬱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懷特博士在心臟病和心肌梗塞的康復治療中採用步行方法。

長跑會損害心臟

Add caption
實際上,長距離跑步會損害心臟。 2012年《應用生理學》雜誌的一篇論文中解釋說,通過研究跑過100次以上馬拉松比賽的健康老運動員,發現半數以上的選手的心臟肌肉都存在一定程度疤痕。在馬拉松途中,因為血液流動下降和身體內炎症介質增加,導致心臟出現暫時性的受損。很多心臟專家都強調,經常跑步不代表肯定能遠離心臟病。統計顯示,美國每年有32.5萬人發生心臟病,其中40%是因為心臟病猝死,而且多數心臟病發作前毫無徵兆。美國心臟學家保羅湯普森博士(Paul Thompson)指出,總體而言運動是利大於弊的,但是運動不是救世主。他說,如果你希望長壽健康,你應該每天做一小時中等強度鍛練。

放慢節奏 更有利於養生保健

2005年,德國法蘭克福富爾達大學(Fulda University)彼得阿克斯特博士(Peter Axt)和全科醫師米夏埃拉阿克斯特博士(Michaela Axt-Gadermann)認為,生命並不在於拚命運動,而是放慢生活節奏,延長壽命。他們認為每個人的生命能量都是一定的、有限的,而消耗它的快慢就決定了人壽命的長短。高能量消耗的運動,比如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會加速衰老,降低免疫力而容易得病。

資料顯示,慢運動就是適合現代人的一種運動方式,比如瑜珈、太極拳、散步、檯球、釣魚、傳統氣功等。慢節奏、慢速度、慢動作、強度較小,運動中有休閒的味道。所以在高節奏的現代生活方式中,慢運動是非常適宜長期練習的一種休閒式鍛練方法,既可以健身,又可以緩解心理壓力。氣功動作慢悠悠,但是對於舒展身體的肌肉、帶動血液循環有非常好的效果。雖然,從表面上看,瑜伽、太極拳、氣功等運動的動作慢悠悠,但是對於舒展身體的肌肉和韌帶、帶動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有非常好的、持久的作用,而且因為運動強度小或者個人可根據情況調節運動強度,所以心臟病、慢性病、虛弱等不宜跑步健身的人更適合採用各種方式的慢運動。

Wednesday, 4 September 2013

排毒食物榜

毒素在體內累積過多,除了會導致疾病之外,也會影響人體的氣血運行、代謝平衡、臟腑功能、精神狀態、皮膚氣色,甚至會加速人體老化。因此,如何有效抵禦外毒並排除內毒,成為現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

以下介紹的20種平日常見的食物,讓你可以排毒、養生、美顏又強身健體。 


地瓜

地瓜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其中膳食纖維的含量非常高,常吃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另外,地瓜也含有豐富的寡糖,幫助益生菌生長,也有益大 腸的保健。地瓜的水溶性纖維,更可以保持血管的彈性和暢通,對於預防動脈血管硬化以及降低膽固醇,都很有幫助,屬於很好的排毒、養生食物。 


竹筍

竹筍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讓人容易有飽足感,而且竹筍屬於低熱量的蔬菜,吃多了也不用擔心會發胖。光是竹筍的高纖維、低熱量這 兩項優點,就足以吸引不少營養過剩的現代人的目光,尤其在酷暑的夏天,不論是吃涼拌竹筍、竹筍湯或是滷竹筍,都非常適合用來排除體內的毒素。 


地瓜葉

地瓜葉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A、葉綠素以及膳食纖維都很高,每100克就含有3克的膳食纖維,其黏稠性水溶性纖維,可黏掉黏膜腸壁膽酸等有害物質,因此,多吃地瓜葉可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祕,減少痔瘡和大腸癌的發生率。每天只要吃300公克的地瓜葉,就能滿足一個人全天的維生素A、C、E及鐵質所需,是很 好的蔬菜。 


綠豆

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主要功能為清熱解毒、消暑,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民間在夏天常用綠豆煮湯冷飲,以解暑熱,不過,比較建議使用綠豆的種皮——綠豆衣,清熱消暑的作用會比綠豆好,其性味甘寒,主要功能為解熱毒、退目翳,一般用量為1錢至3錢,煎服。 


紅豆

為豆科植物,常見的食材之一,亦被稱為「小豆」、「赤豆」。紅豆味甘、性平偏涼,可以消腫排毒以及利尿,也有補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還可以改善怕冷、低血壓等症狀。另外,紅豆可以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祕,讓毒素不會停留在腸道中太久。 


燕麥

近幾年來很多的健康食物,包括可以立即沖泡的燕麥片,或是做成罐裝飲料的燕麥飲等,都相當暢銷。但是大家對燕麥的印象,僅止於降低膽固醇而已,其實燕麥的 纖維豐富、水溶性纖維含量相當高,對於排便很有幫助,同時還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延緩胃腸的排空時間,容易產生飽足感,以及增加糞便體積,縮短大便在大腸 內滯留的時間,避免腸道吸收殘餘之毒素,對體內環保很有幫助。 


芹菜

芹菜所含的植物纖維,大多是非水溶性纖維,因此,容易讓人有飽足感,對於促進腸胃的蠕動也很有幫助。經科學家研究也發現,芹菜除了富含水分和纖維之外,並含有一種能夠使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化學物質,因此,芹菜也是減肥的聖品。一般人料理芹菜經常只取芹菜柄的部分,葉子則是丟棄不用,其實芹菜葉含多量維生素和礦物質,纖維也不少,剁碎之後在煮清湯時灑一些當香味劑,可以取代香菜。芹菜的纖維以莖部最為豐富,吃了可以增加排便量,讓排便較為通暢,對於體內環 保也很有幫助。 


香菇

香菇的粗纖維及水溶性纖維很多,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增加排便量且熱量相當低。尤其香菇梗是高量的多樣性纖維,再加上香菇含的多醣體與礦物質鋅,有助於 抗腫瘤、加強免疫力,是很好的食物。其實不只是香菇而已,只要是菇類的食物,纖維都相當多,像是火鍋中常見的金針菇、夜市賣的杏鮑菇或是木耳等,皆含有大 量的水溶性纖維,都是很好的排毒食物。 


糙米

稻穀經過脫去穀殼加工之後就是糙米,由於去殼後仍保留些許外層組織,如皮層、糊粉層和胚芽。這些外層組織內含豐富的營養,跟白米比起來,擁有更豐富的維生 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以及可防止老化的米糠醇。 糙米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強化神經系統傳導功能,預防早衰及肥胖,其中的膳食纖維,可預防便祕、腸癌及肥胖,幫助新陳代謝及排毒,算是非常健康的排毒食物。 


優格

優格中含有大量且豐富的乳酸菌,可以讓腸胃更暢通、防止便祕的發生,原本累積在腸道中的毒素,也會因為乳酸菌的作用,而變得更容易被排出體外。不管是喝優酪乳或是吃優酪,都是很好的選擇,建議最好在早餐空腹之前吃,可以透過優格來增加飽足感,減少早餐的攝取量,但也要注意,最好選擇原味、不加糖的優格或優酪乳,比較健康。 


牛蒡

在市場上販售的牛蒡,其實是牛蒡的根部,牛蒡的用途非常多,除了可以去除身體的毒素,利於發汗、幫助排尿以及促進肝臟功能之外,牛蒡的種子也是很好的抗菌及降發炎的草藥,同時也是促進體內環保的好食物。 


薑黃

大人小孩都愛吃的咖哩中,有一種很重要的成分──薑黃素(Curcumin),可以幫助肝臟大掃除,還有強效的抗氧化功能,能夠抵抗自由基,咖哩就是薑黃素很好的攝取來源。另外,適量的攝取薑黃,還有助於減重亦能夠使皮膚保有光澤,也是相當推薦的排毒食物。 


紫蘇

為脣形科植物紫蘇的莖葉,常用於感冒風寒,紫蘇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寒露、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用生薑同用,還有用於食魚蟹後引起的吐、瀉、腹痛。紫蘇辛溫,能解魚蟹毒,所以,烹煮海鮮時,常會加入紫蘇。 


油菜

早期油菜是用來做農肥,很少有人當成食物,但是後來發現油菜口感不錯,慢慢地,吃油菜的人愈來愈多。油菜屬於十字花科植物,和花椰菜、芥藍菜一樣,都是富含抗氧化及防癌的吲哚類。油菜的維生素A含量,比起一般十字花科蔬菜高出許多,而且油菜屬高鈣蔬菜,每克油菜含有100多毫克的鈣,再加上油菜草酸含量低,比起一般植物鈣的吸收效率更高。 


田七

有化瘀止血的作用,且藥理研究也證實能夠縮短凝血時間,降低毛細血管的通血性,所以,可以治療人體內外各種出血症。著名的金瘡要藥「雲南白藥」,就是以田七為主所組成的藥方,就是因為田七有化瘀止血的作用。 


梅子

近幾年來,梅子加工製品相當多,也很熱銷,其實梅子和其加工品,都是很好的排毒食物。梅子含有的檸檬酸和兒茶素,有抗菌、整腸、解毒的作用,能夠消除食物 的病原菌與毒素。另外,因為梅子含大量有機酸,能使小腸裡的環境暫時變成酸性,因此,侵入體內的細菌不容易繁殖,最後被逐漸消滅。而梅子對於解除具有輻射能的毒素也有效,人體只要攝取大量含有檸檬酸的食物,即使輻射侵入體內,也會與檸檬酸結合而排出體外。傳統中醫則認為梅子味酸、性平,入肝、脾、肺、大腸 經,可淨腸泄熱並解毒。 


蘋果

蘋果含多酚和黃酮類,是天然化學抗氧化物質,可清除體內的「垃圾」,降低血中的三酸甘油酯;鈣質則有助於代謝體內鹽分;蘋果酸則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可溶性纖維—— 果膠,能有效降低膽固醇、促進胃腸道中的鉛、汞、錳的排放,調節機體血糖的平穩,吸收水分的效果也很好,能把消化後的殘渣軟化,防便祕。 


草莓

草莓的營養成分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多吃也不會受涼或是上火,其中豐富的維生素C,除了可以預防壞血病之外,對於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溢血、 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有積極的預防作用。草莓中的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預防痔瘡和腸癌的發生,對於運動量少的上班族,也有幫助。 


蕃石榴

以前蕃石榴只有在冬天比較常見,現在經過品種改良之後,幾乎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蕃石榴的膳食纖維豐富,常吃可促進排便,蕃石榴皮中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因此,建議吃蕃石榴不需要削皮。若是擔心農藥殘留問題,可以加些鹽放在清水中約10分鍾,再以流動的水沖洗即可。 
 

菠蘿

菠蘿可幫助解決消化吸收的問題,因為菠蘿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質,對於食用過多肉類及油膩食物的現代人來說,可使肉質滑嫩好消化。鳳梨 的膳食纖維,還可以讓消化更順暢,餐後食用菠蘿,可以使腸內的穢物排出,消除便祕、讓新陳代謝恢復正常,達到預防腸癌的功效。所以,傳統中醫把菠蘿歸類為性平味甘酸入肺、大腸經,可消食積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