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August 2012

7種關節炎早期徵兆

類風濕性關節炎示意圖
生活中許多讓您不以為意的狀況,都很可能是關節炎的早期徵兆,而早期的治療更是關節炎獲得控制與改善的重要關鍵。
 

關節炎是常見的健康問題,不僅疼痛,也可能對生活行動構造很大的影響。關節炎並不是老人才會有的毛病,且患者的年齡層亦有年輕化的趨勢。

早期治療能使關節炎的症狀獲得很大的控制與改善,但多數人都是等到疼痛狀況已嚴重干擾的生活時才就醫,拖延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關節炎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關節疼痛、休息後狀況仍未改善及局部的肢體僵硬等,某些關節炎還可能侵犯身體其他器官。

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最有效率。就拿與自體免疫系統關係密切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來說,若能在發病的第一個月就進行治療,可避免關節畸形甚至 完全治癒;退化性關節炎若能及早復健,保存關節功能的成效就越大,也更能降低疼痛指數。

那麼該如何早期發現呢?生活中許多讓你不以為意的狀況,都很可能是關節炎的早期徵兆,現提供了以下7種須多加留意的症狀:

1. 睡醒時骨頭僵硬: 
經過一夜熟睡後發現身體不能如常活動,需半小時或更久的時間待其恢復。一般健康人只需伸伸懶腰就能下床活動,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睡醒後需要30分鐘至1小時來鬆弛關節,有時甚至一整天都感覺像被甚 麼包裹著似的不能自如活動,比疼痛還令人困擾。

警示: 
睡醒後出現骨頭僵硬是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的徵兆,一天之中若又靜止一段時間未活動,例如看了一場電影,可能會再次出現僵硬現象。退化性關節炎通常是僵硬的關節越活動越疼痛,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則越活動僵硬關節越感到自如。

2. 上下樓梯時膝關節疼痛: 
上下樓梯時膝蓋刺痛,感覺像被上了鎖似的,若是體重超過標準,就會雪上加霜惡性循環。身體超重1磅膝蓋就得多承擔1磅的負擔。體重超標就升高了罹患關節炎的風險,統計肥胖者約60%有關節炎的毛病。延伸的疼痛可能使患者跛行、胳膊不能伸展、不能墊腳尖、站不穩等等。

警示: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是退化性關節炎好發之處。還可能影響到的部位還包括髖關節、脊椎、腳踝、大拇指或其他手指關節等。有的人因為關節感覺疼痛不便於活動,待在家裏以吃喝打發時間,然後體重不斷上升,使得關節炎持續惡化,愈來愈糟。

3. 大腳趾突發性劇痛: 
若將疼痛分為10級,許多患者會將此種突發性疼痛列為第10級,和腎結石的痛苦不相上下。且患處會紅腫,熱脹碰觸不得。或許雖然偶爾在別處發生,但是大腳趾部位是最常見的,並且通常一次只發在一個關節上。可能自然痊癒後再度復發,且症狀的出現與飲食有很大的關聯:如最近吃了大量的蛋白質食物或喝了超量的酒。

警 示:
關節這樣突發的紅腫脹痛好發於大腳趾上,很可能是痛風所引起。人體血液循環自然會產生代謝物尿酸,若無法順利代謝出體外,堆積成尖刺狀的結晶體時便會引發痛風。痛風好發於40至50多歲男性,到接近60歲時則男性和女性發生機率差不多。若放任不治療的話,痛風發作頻率可能增加。

4. 疲勞(類似感冒的症狀): 
感覺疲累、沒胃口、體重減輕、貧血,有時伴隨著數星期的發燒,比感冒的週期還長,有的人身體僵硬疼痛,眼睛乾澀、發酸、紅腫。症狀可能來的突然或漸漸發生。

警示:
這些類似感冒的溫和症狀再加上關節僵硬疼痛極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了。它會影響整個身體使不能正常運作,而非僅打擊單一關節部位。絕不能只憑2顆止痛藥或休息就了事,應該立刻就醫進行身體檢查。

5. 指關節古怪的凸起: 
手指關節出現略微增大或骨頭凸出,若長在手指末端就是希伯登氏骨結(Heberden's node);若出現在手指中間關節則稱為布夏爾氏骨結(Bouchard's node);有時候也會長在大拇指基部或腳趾。腫脹的關節摸起來是硬的,有些人會痛有些人不覺得痛,但關節均僵硬不靈活。

警示:
身體外觀不尋常的變化是醫生診斷病情的重要依據,雖然還需要其他物理檢驗、病史分析、X光片以及實驗測試等等。二者均屬骨性關節炎,有家族遺傳性,常見於婦女,也好發於農夫等體力勞動大的工作者身上。

6. 關節的疼痛干擾睡眠及活動: 
有些人會因為太關注關節疼痛以致睡不著或半夜自動醒來,有些人因為關節痛而停止一切社交活動和親人探視等外出機會,連帶的使心情逐漸更加鬱悶。

警示:
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是關節軟骨因經年的使用而耗損,關節軟骨磨損之後骨頭與骨頭直接碰觸就產生了痛楚。若疼痛已經干擾睡眠及日常活動或家庭樂趣,那是身體在提醒你應該即刻就醫及物理治療了。

7. 手指細微動作困難: 
手指關節充血、發紅腫脹部位柔軟,精細動作難以進行。例如扣襯衫鈕釦、綁鞋帶、將鑰匙插入鎖孔、扭轉門把等均有困難,連刀叉也拿不穩。

警示: 
日常生活必要的關節功能有障礙,這意味著某些值得擔憂的事情可能要發生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經常影響的就是手部及腕部的關節,而且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時一般都是對稱性的,身體兩邊對稱的手或腳關節都會同時受到影響;若是退化性關節炎則通常影響肢體末端關節,並非對稱關節同時發作。

關節炎的保健及治療與飲食和生活型態有很大的關聯。有關節炎患者應多攝取鈣質、深海魚類、Omega-3脂肪酸或魚油、葡萄糖胺、抗氧化劑以及維他命等。此外,也應藉由藥物治療、適度的運動及治療使疾病獲得更大程度的控制與改善。

憂鬱症的惡性循環

 
走出憂鬱症的惡性循環,聽起來像是很好的建議,可能會幫你感覺好些,但當人每天早晨連起床都很困難時,怎麼能夠開始鍛練,淋浴?

 
當人處在憂鬱症的陣痛中,很難有精力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像運動呀,重新與朋友和家人取得聯繫呀,食用健康的飲食等等。甚至連服用藥物都可能會覺得像一個苦差事。但是,一定要打破鬱症的惡性循環。只有這樣,才能重新開始生活。這裡專家告訴你可以採取甚麼措施來對付鬱症。

鬱症的症狀表現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醫學中心精神病學助理教授說,意識到你很鬱本身就是邁向更好感覺的第一步。

鬱症的症狀可能包括以下一些表現:
遠離家人和朋友,絕望的感受,輕生的念頭,乏力;你對過去很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睡眠過多或不足夠,吃的太多或不足,與日俱增的焦慮,情緒越來越煩躁。

雖然一般人有個別時候會覺得情緒很低落,但是鬱症就不同了,它會擾亂你的生活和您應付日常壓力的能力。

甚麼時候應該服用抗鬱藥

「如果你感覺非常沮喪,沮喪到不能起床,盥洗或做任何瑣事,或者走出家門對您來說就像一個巨大的障礙,這時候藥物治療是肯定需要的」精神科醫生說:「抗鬱藥物能夠幫助把你從危險的邊緣拉回來,並對你進行治療,走出惡性循環。」

藥物可能有助於阻止一些負面的思維模式。因為諸如此類的想法「這樣的惡性循環絕不會結束」使其你的狀況難以改進。「心理治療的同時服用藥物對鬱症病人是有利的,特別是如果你存在生活中導致你感覺如何的心理壓力」。

一 些抗鬱藥剛開始使用較低的劑量是為了預防副作用。如果需要的話,一到兩個星期後,劑量可以逐漸增加。抗鬱藥通常不會一夜之間就發揮效應。有些人可能需 要比其他人更長的時間,通常平均需要大約六個星期,抗鬱藥才開始使你的心情有積極的變化。精神科醫生說:「要有耐心,並保持與你的醫生密切聯繫。」

好消息是,現在有許多抗鬱藥可以供醫生選擇。如果一種藥效果不好,醫生可以調整劑量,或者改換另一種藥,甚至可以添加第二種藥物進行組合。

改變生活方式 管理鬱症
與藥物和心理治療配合的同時,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經常進行有規律的運動,食用健康的飲食,讓生活回到正軌,這樣可以使抑鬱症得到明顯改善。

美國的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助理教授翰微•貝葉醫生說,上述改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這是可能做到的。「列出一個作息時間表,標明你應該何時洗澡,吃飯,鍛練,睡覺,起床,並堅持下去。一段時間後,原來很難的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做到,而且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會感覺愉快,」他說。

這些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有助於防止鬱症復發。對於那些容易患鬱症的人,生活壓力可以把他們推回到過去的黑暗裡。
他說:「我們不能改變基因,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環境,以防止鬱症復發。

要做到這一點的最好辦法,就是加強個人的彈性係數。困難的事可能發生,但人們之間總是要發生社會聯繫的。」他還說,不要讓自己變得孤立。「這將有利於防止你將來再得鬱症。」



壓力大女性大腦或提早老化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即便女性比男性長壽,但女性的大腦老化速度似乎更快,其原因可能是她們得承受更多生活壓力。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隨著年紀增長,人們的一些基因會變得更加活躍。因此,藉由測定一組核糖核酸(RNA)活躍程度的基因轉錄體學(transcriptome)技術,就可以觀察到大腦的這些變化。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學家索米爾(Mehmet Somel)與其研究團隊在比較55個大腦的轉錄體時發現,隨著老化而發生的基因活化和失活模式,在女性身上似乎會加速進行。

由於女性較長壽,研究團隊一開始預期女性大腦的改變速度應隨著年齡緩慢進行,但研究結果並非如此。雖然結果出乎意料,不過這符合老化的一般觀察結果:人體內所有器官老化速度是不一樣的。

索米爾的研究團隊比較了大腦4個區域超過1萬3千個基因。他們發現在掌管自我意識的額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區域中的667個基因裡,有98%的比例是女性老化得比男性快。

研究人員表示,大約一半的女性呈現出大腦加速衰退的情況。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環境造成的,而不是單單生物原理所能解釋的。索米爾說:「較大的壓力可能導致婦女的大腦衰退得比實際年齡快。」

然而,澳洲神經科學研究人員韋克特(Cyndi Shannon Weickert)則持不同的看法。她表示,索米爾團隊的發現雖很有趣,但腦部退化與環境壓力的關係還僅止於推論階段。她認為,壓力可能是其中一項影響因素,其他還有發炎等因素也會產生類似變化。

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

DE.jpg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重度憂鬱症
DSM-IV
診斷標準

A.至少兩周期間內,同時出現下列症狀5()以上,且呈現由原先功能的改變12至少有一個):

1. 情緒低落
2. 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 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嗜睡或失眠 
5. 精神運動 
6.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經常想到死亡

B.非屬混合型
C.社交/職業功能受到影響
D.非物質使用或身體狀況引起
E.非傷慟反應(<2)


Dysthymic Disorder  輕度憂鬱症 (沮喪症)

A.幾乎整天憂鬱心情,為期至少2年。(兒童及青少年可為心情易怒,為期至少一年)

B.心情憂鬱時出現下列症狀2()以上:

    1.胃口不好或吃的過多
    2.失眠或嗜睡
    3.活力低或疲累
    4.低自尊
    5.專注能力減退或有困難做決定
    6.無望感(hopelessness)

C.在情感障礙的2年中(兒童及青少年為1),準則AB從未消失2個月以上
D.非重度憂鬱
E.非燥症、輕燥症、混合型、循環型
F.非慢性精神病
G.非物質使用或身體狀況引起
H.社交/職業功能受到影響

憂鬱症藥物治療
TCA(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Imipramine (Tofranil 25)
Amitriptyliine (Tryptanol 25)
Doxepine (Sinequan 25)

SSRI(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Fluoxetine (Prozac 20)
Paroxetine (Seroxat 20)
Sertraline (Zoloft 50)
Fluvoxamine (Luvox 50)

SNRI(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
Venlafaxine (Efexor 37.5 , 75)
Duloxetine (Cymbalta 30)

MAOI
Moclobemide (Aurorix 150)  RIMA(Reversible Inhibitor of MAOI) 

SARI(Serotonin Antagonist Reuptake Inhibitor)
Trazodone (Mesyrel 50)

NaSSA(Noradrenergic and Specific 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
Mirtazepine (Remeron 30)

DNRI(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
Bupropion (Wellbutrin 150)


 1


正向紓壓,憂鬱拜拜!

 


壓力,似乎是負面的名詞。其實壓力本身是中性的,也有正向的一面,適當的壓力讓我們保持動力。

很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壓力造成的,其實不對,試想,壓力無所不在,若壓力是憂鬱症的病因,豈不人人都罹患憂鬱症?

壓力不是憂鬱症的直接病因,但壓力的確可能促發憂鬱症,也可能讓憂鬱症患者復發。故學習壓力調適、增加抗壓性,的確可預防憂鬱症。

壓力也與其他精神疾病,甚至身體疾病的加劇有關,故壓力調適對一個 人的身心健康相當重要。那我們應如何面對壓力,處理壓力呢? 

1. 理解壓力的必要性:
適當的壓力是健康的,瞭解壓力的正面意義,才不會整日怨天尤人,能積極面對。 

2. 找出壓力源,減少不必要的壓力:
找出壓力源,釐清事務輕重緩急,略作取捨,適度平衡,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例如避開已知會對自己造成壓力,且非必要的情境,不要攬太多事,或承諾自己達不到的任務等。 

3. 調整對壓力的主觀認知:
主觀認知指的是對壓力源的感受,如考試失利,對甲可能是小事,對乙可能有如天塌下來。這種對壓力的感受與先天個性與成長經驗有關。可經由教育、閱讀、聽講、個別或團體討論,學習彈性、合理、正向的壓力認知。 

4. 適度的調適宣洩:
正當的休閒活動(逛街、看電影、旅遊等)與運動都是很好的紓壓方式。適度無害的發洩情緒也是健康的,例如到野外大叫、捶打枕頭等。 

5. 調整體質,增加抗壓性:
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況、正常作息、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都能增加抗壓性。 

6. 尋求親友協助:
壓力過大時,適時的求助是必須的,「傾訴」本身即有減壓效果,他人經驗的分享或建議,也常很有助益。 

7. 尋求專業幫忙:
倘若壓力造成的情緒症狀或身體不適,已影響生活功能,那表示已需要專業協助。可尋求「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幫忙,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甚至醫療處置。 

六招保養攝護腺

男性生殖系統圖

統計指出,年過50的男性,2人之中就有1人可能是「攝護腺(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此症狀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趨嚴重。若家中有50歲以上的男性,夜尿次數超過 2-3次,且已開始影響睡眠品質,應及早關心。 



1. 避免憋尿:
憋尿易造成膀胱壓迫攝護腺,攝護腺腫大後壓迫尿道出水孔,將使解尿微小無力。


2. 維持正常性生活,不要禁慾: 
中醫學提及「冷精不洩」,行房若中斷同樣也會造成攝護腺腫脹。 


3. 睡前避免飲用過多含利尿成分的飲料: 
如咖啡、茶飲或啤酒等。簡邦平醫師說,這些飲品易引起瞬間尿量增加,會使下泌尿道不適症狀突然變嚴重。 


4. 安排適當的運動: 
多數攝護腺肥大患者BMI指數不低,雖難以斷言肥胖與攝護腺肥大有直接關係,但保持運動習慣是維持攝護腺健康的必要條件。 


5. 溫水坐浴:可放鬆下泌尿道系統。 


6. 若有發燒,解尿疼痛或解不出尿的情形,應立即就醫。

看指甲就能知健康(下)










變黑!變白!指甲顏色有玄機
 

1. 指甲變黑色:
(a) 指甲下瘀血,因外傷或長時間擠壓造成指甲下方的微血管出血,不需特別處理,待其慢慢往外長然後修剪即可。

(b)長條狀指甲黑色素沉著:通常是良性的黑色素 痣細胞所致,在孩童時期,可能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去,如果發現有變寬、顏色加深等變化,最好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黑色素細胞癌。 


2. 指甲變白色:
正常的指甲只有新月弧呈白色,甲板因底下微血管而呈淡淡的粉紅色,如果指甲偏白,厚度、光澤度仍正常,則有可能患有貧血,中醫稱之為「血虛症」。但臨床上常見肝硬化病患的指甲大部分都變成白色,新月弧變得很不明顯,且指甲的顏色像毛玻璃般霧霧地,質地也變得比較厚,亦被稱作是「Terry's nail」,推測是循環變差,以及甲床結締組織增生所造成。 


3. 指甲變紫色:
中醫認為指甲最能反應血液循環的好壞,所以,氣血良好的人指甲顏色較紅潤,循環差的人因為血液無法供給到人體末梢,所以會偏紫色,稱為「血瘀症」。 


4. 新月弧變色:
正常的新月弧為白色,但仍有可能因為疾病、藥物而發生顏色上的變化。紅色的弧影常見於心臟衰竭病患;老化、四環黴素的使用可能使月弧變黃;典型的銀中毒則會使指甲呈藍灰色的弧影。 

  
指甲,也需要休息

目前美甲的主流是光療指甲,光療指甲的問題主要在卸除及修形時易對指甲產生傷害。多數美甲師很習慣修剪、推開指甲邊緣的甘皮,使指甲露出很漂亮的弧形,但是甘皮是保護指甲邊緣的組織,容易因修剪而受傷,使細菌入侵,嚴重時可能造成甲溝炎。 


另一個問題是光療指甲無法自行以去光水卸除,必須到美甲沙龍先用酒精軟化凝膠,再用銼刀將凝膠銼下來,在卸除的過程中,對指甲是很大的機械性的傷害,所以很容易傷害到甲板。

當指甲已經「生病」時,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休息,隔一段時間不要做美甲療程,等到健康的指甲長出來再施行。提醒讀者們:「長久做的話, 如果指甲層狀剝離嚴重而影響到甲床的話,有可能長出來的新指甲也會坑坑洞洞。」 


外擦+內服,一起養護指甲

如同雙手可以用護手霜滋潤,指甲也可以使用指緣油達保護效果,指緣油的油脂成分較易被指甲吸收,所以,可塗在指甲表面及指甲邊緣乾皮,塗完後可稍加按摩,以利吸收,塗完後會形成一層保護膜,但經洗手、接觸物品等動作會漸漸脫落,所以可隨時補充。 


在指甲的保養方面,中醫認為指甲健康與血液供應有關,一旦指甲發生狀況,就應從當歸、黃耆等「補血」藥材著手。平日亦可藉歸脾湯、當歸飲子來補血、涼血,對於皮膚表層、肢體末梢帶氧量有改善效果,長期飲用的話,可以提升皮膚色澤、細緻度,也可以使指甲變得滋潤有光澤。 


指甲的生長速度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平均來說2~3週就可以修剪手指甲,腳趾甲則是3~4週一次。雖然留長指甲可讓手看起來修長,但指甲內容易藏污納垢,而 且不好抓取物品、敲擊鍵盤,也容易斷裂。


指甲的長度適中即可,怎樣的長度才算適中呢?指甲最好剪到與手指尖端齊平,或者是留長到露出 指尖一小條白邊,這樣的長度最剛好,如果指甲剪太短,甲床缺少指甲的保護,也是很容易受傷,本人曾看過灰指甲患者,為了美觀頻頻修剪指甲患部,最後剪到太短、甲床都露出來了,如此一來黴菌反而更容易入侵,造成甲溝炎,所以,指甲還是要覆蓋整個甲床,比較安全。

看指甲就能知健康(上)

指甲解剖圖

指甲是由不含細胞的角蛋白所組成,是一個死的角質組織,指甲包含5個部分:甲板、近端指甲皺襞、指甲基質、甲床、下甲床。整個構造中,只有甲基質和甲床有活的細胞,所以,指甲是不會呼吸的。 

指甲是否健康可從下列幾點來判別:  


長寬形狀:
指甲的形狀是由遠端手指骨決定,正常的指甲其長度和寬度約是1:1(不留指甲的狀態),有點呈正方形的形狀。


色澤:
與微血管豐富程度及指甲基質的黑色素有關,健康的指甲應呈現健康的粉紅色,表示底下血液豐富,沒有貧血、營養不良等情形,也沒有黑色素沉澱。 


飽滿度:
飽滿度夠的指甲,再加上近端的甲床沒有軟組織增生時,若把兩根手指頭指甲跟指甲對向靠在一起時,會在指甲根部呈現一個菱狀的空間。 

指甲表面:
沒有條紋、指甲剝離等情形。例如食素、身體虛弱、營養缺少者,指甲容易產生斷裂的現象。有些人會在指甲上看到一條橫紋,可推論在那段時間的代謝功能不佳,以致指甲產生紋路上的變化。 


新月弧明顯,呈白色。

中醫學則認為指甲健康與血流有關。中醫典籍有:「爪為筋之餘」的說法,筋是指筋膜、肌腱等連結關節與肌肉的組織,爪則是手指甲與腳趾甲,而「肝主筋」表示肢 體關節由肝臟的血液主宰,所以可知,肝臟血液充足,指甲就會紅潤有光澤且堅硬,如果肝血不足,指甲就可能變薄易裂、失去光澤。 


中醫問診講求「望聞問切」,在處理末梢功能較差,如手麻、手腳冰冷等症狀時,會特別再檢視指甲的狀況,看其光澤、厚度和顏色。例如氣血循環差 的人,指甲常會無光澤、厚薄不均且顏色黯沈。但是在診斷上不會把指甲狀況當作唯一的診斷標準,會一併配合面色、脈相等一起考量。醫師認為,因個人體質、代 謝狀況不盡相同,所以,指甲健康應留意其長期的狀況,如果突然出現變化,才能夠被立即發現。 


變厚!有凹洞!小心身體有狀況

以下是常見的指甲形狀與生長上所發生的變化,別小看這一點點不同,可能和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1. 匙狀指:
是指甲板變薄,且中間像湯匙一樣凹下去的指甲。會產生匙狀指,除了外傷的原因之外,最常發生於缺鐵患者,所以,在排除其他病變後,匙狀指病患最好進行血液檢查,以確認缺鐵的程度。此外,有些嬰幼兒也會在大腳趾出現匙狀指,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毋須太擔心。 


2. 指甲層狀剝離:
指甲的末端像是要脫落一樣,與甲床分開,有時會合併見到裂縫狀出血。常做美甲或黴菌感染易導致指甲層狀剝離,而乾癬、甲狀腺亢進、結締組織疾病引起的發 炎,或指甲床腫瘤,也會出現此徵狀。常出現在外傷(常做美甲)、發炎(乾癬、結締組織疾病、甲狀腺亢進)、感染(黴菌感染)、指甲床腫瘤等狀況。 


3. 凹點:
意即指甲上有一個一個小凹洞。常見於乾癬病人(發生機率約10﹪~15﹪),出現凹洞後,接下來可能會看起來黃黃的,症狀與灰指甲很難分辨,所以,在治療 上會將指甲化驗,以確定是否黴菌感染。如果出現很深、不規則分布的凹點,可能是乾癬或異位性皮膚炎所導致;圓禿的患者則可能出現很淺,且呈幾何形狀排列的 凹點。 


4. 博氏線Beau's line:
幾乎每根指甲都出現一條橫線,如同斷層一般,主要是因為指甲在生長的某個時期,受到阻斷或遲緩所造成。除了外傷或習慣摳咬指甲的人,其他皮膚疾病以及高燒、病毒感染等系統性的疾病,也可能出現這種狀況。 

5. 指甲縱裂症:
在指甲表面呈線狀隆起的縱痕,甚至進一步有縱裂的發生。有些扁平苔蘚的患者會合併出現指甲縱裂症,患有扁平苔蘚者易在四肢的彎曲側出現紫紅色的發癢丘疹。 


6. 指甲下角質增生:
在遠端的指甲床發生不正常的角化,造成遠端的指甲板下方堆積角質,增厚。常見於灰指甲、乾癬、外傷、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7. 指甲溝炎:

指甲週圍受傷,導致近端指甲溝發炎,即使沒有很明顯的傷口,仍會造成指甲邊緣紅腫熱痛,甚至會化膿。甲溝炎可分急性發作與慢性發作。急性期主要是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免疫力較差者、糖尿病患可能是綠膿桿菌感染。

慢性期的紅腫症狀較不明顯,但因病程較 長,可能會引起色素沉澱,甲溝附近膚色變黯沈的情形。常見於家庭主婦,手指受傷後仍因為做家事而反覆受到水、外傷、化學物質刺激,門診上常見富貴手合併甲 溝炎的病患。慢性甲溝炎除了會有疼痛感之外,如果受傷的地方擴散到指甲基質的生長點,將使新長出的指甲變得凹凸不平,影響美觀。

 再續....看指甲就能知健康(下)

Monday, 6 August 2012

喝咖啡有助延緩失智?



一份來自於《新英格蘭期刊》、《阿茲海默症期刊》、《中風期刊》
喝咖啡有助延年益壽、延緩失智很多人都常提醒嗜咖啡族——「小心咖啡上癮」,不過最新的研究發現,每天多喝咖啡可預防各種疾病死亡率,有失智症現象者每天喝3杯咖啡有助延緩失智,而每天喝4杯茶也有助降低糖尿病。

雖咖啡因令人上癮常為被人詬病,不過研究發現,喝咖啡卻有助身心健康。過去美國有研究認為,肝炎患者喝咖啡能預防肝功能退化,還有研究指出,喝咖啡者的巴金森氏症的發生率較低。


而刊登在《新英格蘭期刊》,由美國癌症研究所檢視1995年和1996年間,完成全國健康機構 AARP飲食與健康研究,共40多萬名男女喝咖啡與死亡之間的關聯性,所有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50~71歲、沒有癌症、心臟疾病或中風,到2008年截止,相較於不喝咖啡的人來說,每天喝3杯咖啡以上的人,整體死亡的風險大約降低10,喝咖啡的人甚至在自殺及發生意外死亡的機率都較低。

研究者推論,這或許是因咖啡成癮往往會將人帶到比較正向的情緒,但這項推論未被證實。

喝咖啡除各種死亡率都降低外,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則發現,如果65歲以上已出現輕度記憶流失症狀患者,血液中若帶有較高濃度咖啡因,病情惡化速度會延緩2~4年。


這項刊登在《阿茲海默症期刊》中的研究發現,參與研究的輕度記憶流失患者若每天喝咖啡3杯以上,失智症可延緩2~4年發生。新加坡大學的研究則發現,每天喝茶也有助預防失智,不管紅茶、綠茶都好。

德國杜塞道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學統計歐洲8個國家的研究則發現,每天喝4杯以上茶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不喝茶的人降低了20。


研究人員表示,喝茶能改變葡萄糖消化及吸收情況,並保護腎臟β細胞不受自由基破壞,進而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研究發現,英國人是歐洲最愛喝茶的人,平均每天喝4杯茶以上,而西班牙人則幾乎不喝茶。研究發現,大量喝茶每天超過4杯以上,才能降低糖尿病發生,如果每天只喝1~3杯茶,也不能降低糖尿病的機率。

10大招數解決過勞症



將這10大招數融入生活當中,就可以擺脫愈忙愈肥的命運,飲食方面,應該在營養師指導之下,調整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


要解除因為過度忙碌而造成的肥胖,以及肥胖所衍生的其他健康問題,需要從生活習慣做起。醫師提供擺脫上班族職場「過勞肥」的10大招,幫助讀者破解愈忙愈肥的迷思。 


第1招: 選擇低糖、低脂、高纖、 優質蛋白的飲食

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極鉅,上班族要避免過勞肥,平時應該適度控制食物中的脂肪以及醣類的攝取量。人體堆存的脂肪不容易減掉,減1公斤的脂肪,需要消耗 7700大卡熱量。

假如一位女性每天攝取的熱量為1000卡,那麼她的基礎代謝為1500卡,則每日可以消耗掉500大卡,15天下來就可減少7500大 卡,也就是瘦了將近1公斤。一般來說,會建議想減肥的女性,將每天的熱量攝取控制在1000~1200大卡,男性則為1200~1400大卡。 


在食譜的設計方面,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熱量比率為18~20:20~22:50~60。因為適量的蛋白質,不僅可以產生飽足感,也可避免肌肉組織分解,減少減重時產生的疲乏感。 


另外,有些減肥法如巫婆蔬菜湯、蘋果餐、三日減肥餐、七日減肥餐、斷食法或是吃肉減肥法,其中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不僅無法促進脂肪燃燒,反而會分解肌 肉中的蛋白質來提供熱量,而其所產生的代謝產物會有利尿效果,節食者雖因為脫水而減輕體重,卻常常感到精神不振,且恢復飲食後也容易腹胖。 


嚴重的人還會發生酮酸血症、心臟不適、神經傳導異常及昏迷等後遺症,所以,低血糖症、消化性潰瘍、痛風、糖尿病以及肝腎功能異常者,不可以冒然採用,應該在營養師指導之下,調整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 


第2招: 三餐均衡、八分飽,從愛吃的吃起

掌握消耗熱能的黃金比例,養成「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的習慣,避免省略任何一餐,否則容易造成補償心理,而在下一餐吃得過量。基本上來 說,下午3點以前進入腸道的食物,熱量較容易被消耗掉,下午3點後所吃入的食物,則容易轉化成脂肪而堆積體內。所以,早餐與午餐的總熱量容易消耗,但是晚 餐或是宵夜所進食的食物,則容易儲存形成脂肪而致胖,因此,黃金進食熱量比例是早餐加午餐占70%、晚餐占30%。 


同時要盡量避免去「吃到飽」的餐廳用餐,因為人體在進食過多食物時,腸胃道的消化液分泌增多,過量食物經消化吸收後,往往會變成脂肪囤積體內,加速體態變 形。而不論在家中或是外出用餐時,記得每餐只拿適當的份量,吃完就不再吃其他食物,或是從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開始吃起,吃到八分飽之後,就不要再進食了。 


第3招: 清淡調理,預防水腫

外食或是在家自行烹調,以清蒸或是水煮的食物為宜,紅燒方式則次之,少選取燻烤或是油炸的高油食物。調味時,以柴魚、蔥、薑、大蒜、胡椒等天然調味料為主,口味不宜過重,少加味精、鹽、醬油或是番茄醬等人工調味劑,以免體內水分儲留過多而造成水腫。 


第4招: 專心用餐,細嚼慢嚥

吃飯前最好先喝一杯消脂茶、水或是清湯,用至少20~30分鐘的時間,專心吃一餐飯,並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盡量避免囫圇吞棗,肉類食物則盡量選擇以吃整 條魚、帶骨的雞肉、雞腳等,費時較久的食物,少吃不帶骨的大塊雞排、豬排或牛排,可以延長進食的時間,提早出現飽足感,就可以巧妙減少食物的攝取量。


第5招: 五穀雜糧做主食

盡量以粗糙穀物代替精緻米食類,例如五穀雜糧米、胚芽米或全麥製品等,這些都比白米飯不易發胖,且五穀雜糧含豐富皂角、纖維質與多種礦物質與維生素,能解除腸道中致癌物質的活性,防止腸癌發生,增強人體機能與活力。若是消化不良,容易脹氣腹瀉者,則宜與精米一同食用。 


第6招: 戒除零食,避免餓過頭

未到進餐時間,若是已經感到肚子餓,可以低熱量或是高纖維的食物來暫時解飢,例如蒟蒻、白煮蛋、蘇打餅乾、低糖水果、脫脂牛奶或是燕麥粥等,以免因為過度飢餓而暴飲暴食。 


平時則要盡量戒除吃零食的習慣,不可避免時,則以味道較淡的瓜子、乾果類(如松子、杏仁果、腰果)或低熱量食品為宜,但是仍不宜過量。 


第7招: 餐後潔牙,解除饞念

培養三餐後立刻刷牙或漱口的衛生習慣,不但可以保持口腔清潔,而且比較不會隨時想吃東西,並可減少罹患口腔疾病的機會。 


第8招: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在飲食控制過程中,每當體重下降2公斤左右,大腦會啟動自我保護的機制,降低身體基礎代謝率,因而體重下降速度開始變緩慢,所以,大約減重1個月左右,體 重下降至5公斤時,會出現減重瓶頸。此時若能積極配合減重運動,不僅可突破瓶頸,更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加速脂肪燃燒,達到塑身的效果,若能在白天運動, 維持高基礎代謝率,則成效會更好。

因此,最有效的運動方式為,平時保持每週2~3次的固定運動,待至減重瓶頸出現後,開始增加運動量,每週3~4次,每次 30分鐘,則可達到飲食與運動控制的最佳效果。


第9招: 適量飲水

根據體質及排汗情況,每天喝約2000~3000c.c.的飲用水或是消脂茶,可以排出脂肪燃燒後的代謝廢物(酮體),避免產生疲勞無力、頭暈、不想活 動、四肢發軟等酮體中毒反應。對於平時容易四肢腫脹或腹瀉的氣虛體質者,若是出汗量少,飲水量也不宜太多,以2000c.c.為宜,若能配合補氣的消脂 茶,減輕水腫,效果會更佳。 


第10招: 上床徹底放鬆

不要把未完成的公事或是煩惱帶上床,更不可躺在床上仍在用手機玩線上遊戲。晚餐以後盡量不要喝大量的水,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最好能做些溫和的伸展操、按摩或是打坐調息,讓心情平靜下來,如此有助於快速入睡,且能夠一覺好眠。

中風你知多少?



若是眼睛的血管阻塞,傷及視網膜,便造成「眼中風」,患者的視力會受到影響。一旦耳朵的血管阻塞,則可能影響耳朵神經,出現「耳中風」,危及患者的聽力。 此外,脊髓與下肢也可能中風,若是供應脊髓或下肢的血管阻塞,也會造成「脊髓中風」及「腳中風」,前者可能出現手腳無力、大小便失禁;後者則可能有間歇性 跛行或足壞死的情況。


突發性視力喪失 ( 眼中風)

眼中風(正式學名為「視網膜動脈阻塞或靜脈出血」)案例時,有經驗的眼科醫師透過眼底鏡檢查可以做出正確的診斷。若是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引起的 「眼中風」,其典型症狀是視網膜呈現廣泛性水腫現象,且黃斑部中心呈現櫻桃紅色斑(cherry red spot),就治療而言,務必掌握90分鐘的治療黃金期,治療上以降眼壓為主(包括藥水、口服藥……等)。另外,包括眼球按摩以及氣體供給(95%純氧加 5%CO2),以幫助阻塞的血管盡速恢復灌流,提供視網膜細胞氧氣與養分,但即使適當治療,視力預後仍是很差。 


若是視網膜中心靜脈出血引起的「眼中風」,其典型症狀是視網膜呈現廣泛性出血與水腫現象,治療上目前以玻璃體內注射avastin與雷射為主,視力預後也不好。而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或分支靜脈出血,則會因為黃斑部受影響的程度,而有不等程度的視力喪失。 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根據統計,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後5年內的死亡率為40%,死因主要是心肌梗塞。

因此,「眼中風」不僅是眼科的急症,也代表身體可能突發中風的前驅症狀之一,患者極可能血壓已經過高,或體內已有血栓流竄或血管狹窄阻塞情形,因此除了眼科的處理外,也需要同步照會心臟科、神經內科等專科,及時評估、監控是否有頸動脈狹窄或心臟產生血栓等情形,以免治療上措手不及。 


「眼中風」好發於冬季,血壓長期控制不佳的老年人是的好發對象。而有些高血壓患者即使還沒發生「眼中風」的情況,但如果長時間未能控制好血壓,仍可能造成 視網膜血管狹窄及彈性變差,造成「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未來也可能造成視物模糊不清等永久性的視力損傷,所以,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是預防「眼中 風」的重要方法。 


突發性神經性聽力障礙 (耳中風)

一覺醒來,耳朵突然嗡嗡作響,甚至完全聽不到了,著實會讓人嚇一大跳,是不是罹患了「耳中風」。 


許多人把「突發性神經性聽力障礙」稱作是「耳中風」,它不像「腦中風」發生的年齡層,多以50、60歲 以上的老年人居多,而是一般工作壓力大的年輕人到老年人都可能罹患,患者在發病前多半沒有遭到撞擊或外傷,卻突然間出現明顯聽力受損(以單側居多),或併發耳鳴、嘔吐、平衡失調、走路不穩等情況。 


目前已知的可能引發原因有病毒感染、腫瘤壓迫聽神經、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內耳淋巴膜破裂等;另外,內耳迷路動脈或其分支狹窄、阻塞,在血流循環不良情況 下,也可能造成神經性的聽力障礙。特別是在凜冽寒冬,血管收縮較為劇烈的情況下,部分案例可能出現類似小中風的突發性耳聾症狀。 


突發「耳中風」時,最重要的是掌握發病10天內的治療黃金期,患者應盡速至有完整聽力檢查設備的醫院接受檢查診斷。治療上以類固醇藥物為主, 輔以抗血小板製劑、血管擴張劑或維生素B12治療。有明確病毒感染證據者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但糖尿病患者視情況斟酌是否給予類固醇藥物,若經影像學確診 為聽神經腫瘤的患者,則轉診至神經外科接受治療。

一般來說,「耳中風」的患者若能及時接受治療,則聽力有較高的恢復機會,但如果延遲接受治療,則預後通常會較差。 


讓人舉步維艱 腳中風

發生在下肢動脈血管急性阻塞的「腳中風」,是一項讓人舉步維艱的病症。患者通往雙腿「下肢」的血管因狹窄或有血栓阻塞,造成血流不暢通,進而出現下肢冰 冷、麻痛、間歇性跛行、慢性潰瘍難癒等症狀。狀況嚴重時,足部肌肉組織因而缺血導致「缺氧性」壞死,甚至可能必須面臨截肢的噩運。 


「腳中風」也有所謂的搶救黃金時間,一旦超過6~8小時的最佳治療時機,就算再打通血管,肌肉組織仍將持續進行不可逆轉的壞死現象。但偏偏老一輩的台灣人常有超強「忍功」,常因太能忍痛,而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等到醫師宣布必須截肢以 保命時,便只能抱憾終身。 


對於「腳中風」的緊急案例,經由血管攝影等檢查,可掌握病灶與狹窄程度,再由心臟血管外科緊急安排血管繞道手術做重建治療,或利用心導管技術對狹窄或阻塞的血管,進行血栓抽吸及氣球擴張術,清除腳部血管狹窄處的血栓及擴張血管,必要時可用雷射或裝上支架維持血管的暢通。 


腳中風好發於冬季,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心房顫動、糖尿病、高血脂、心內膜炎、骨折、感染症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老菸槍等,都是腳中風的好發對象。這些高危險群在接受定期健康檢查時,可考慮做腿部的踝關節動脈壓檢查,若ABI比值(足踝動脈收縮壓∕前臂動脈收縮壓)小於0.9,即代表下肢循環 不良,可能有週邊動脈狹窄問題,必要時應進一步安排血管攝影,確認腿部血管狀況。 


控制血壓 脊髓中風

人體的頸髓與胸腰髓有許多神經分布其中,負有控制四肢力氣、感覺、呼吸與排泄等功能,當「脊髓中風」時,患者可能先是在頸部或背部感到一陣劇痛,或胸部出現類似心絞痛的悶痛感,數分鐘或數小時後,便突然出現雙腳或雙手無力、感覺喪失、大小便失禁等神經症狀。 


為什麼會發生「脊髓中風」?目前已知包括血管動脈硬化、主動脈疾病、動脈剝離等血管疾病,以及全身性敗血症感染 等,都是可能引發的原因。而過去的調查更發現,「脊髓中風」患者中超過半數有高血壓病史,且這些高血壓患者合併出現主動脈疾病比例很高。 


與一般常見的「腦中風」病患比較,「脊髓中風」發病年齡較早,多在50~60歲得病,而年齡愈輕便發生「脊髓中風」的患者,往往表現出來的症狀比較嚴重, 且復原情況較不理想。而由於「高血壓」與「脊髓中風」的關係頗為密切,因此,防範「脊髓中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血壓控制,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 邁入中老年階段後,應定期接受全身血管與神經系統的健康檢查。 


此外,過去有些脊髓中風的案例,是不當的頸部運動或按摩引發的,所以,也要提醒大家,盡量避免用力扭轉脖子或用過重的力道踩壓背部,以免施力不當,壓迫到頸部動脈或椎動脈等重要的血管與鄰近神經,進而引發脊髓中風。

體態矯正之脊椎側彎



對大部份比較嚴重的青少年型不明原因脊椎側彎患者來說,脊椎側彎矯正是一條漫長,又另人沮喪的路,看他們穿著背架時,脊椎確實被拉得比較直,穿了一陣子的背架後,再去測量側彎的角度,通常角度沒有改變或是側彎變得更嚴重,隨著背架穿著的時間愈長,側彎角度惡化的機率愈小,但要靠著只穿背架來矯正側彎,難度真的很高。

是什麼原因穿著長時間背架也無法矯正側彎呢? 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大部份的人沒有進行自我體態矯正,幾乎所有來找我的側彎病患都沒好好看過自己的姿勢體態,不論是正面、背面或是側面。如果不先了解自己的歪斜,那麼要如何矯正側彎呢?

長時間穿著背架,並不會讓大腦記憶穿著背架的姿勢,所以一但移除背架後,身體自然又會回到原來的位置,所以體態的矯正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及練習才能將身體維持在較好的位置。

一般典型脊椎側彎的姿勢為胸椎凸向右側,且最突點大概在第八胸椎左右,腰椎凸向左側,最突點大約在腰椎第二節左右,大部份這種典型的側彎體態,都是右肩高且向前偏移,而骨盆偏移的方向,則取決於那個部位側彎角度較大,如果是胸椎側彎較大,骨盆多半偏向左側,如果是腰椎側彎角度較大,骨盆多半偏向右側。

大部份骨盆偏移較多的人,透過適當的運動,便可將骨盆帶到比較平衡的位置,姿勢體態的訓練不需要過度加強,就可維持在較好的位置。而右側肩膀偏移的人,就算透過強烈的運動訓練,而沒有適當的姿勢體態訓練,也比較難以維持在較好的位置,所以脊椎側彎矯正中,以胸椎側彎較難矯正,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因為肋骨的附著,使得胸椎穩定度較佳或是較為僵硬,也是胸椎側彎較難矯正的原因。

要矯正胸椎側彎就要能適當的打開側彎的凹陷處,首要動作就是將左側肩膀向前上方帶,將右側肩膀向後方移動目的就是要打開左側的肋骨空間,限制右側肋骨空間被打開,所以運動的重點就是要維持在該姿勢下,去進行呼吸運動,並將氣吸到身體的左後側,如此藉由呼吸使得左後側的肋骨空間被打得更開,胸椎側彎在該姿勢下便會自然拉得較直。

如果吸氣吸得愈多,脊椎會被拉得更直,雖然這個運動會瞬間將脊椎拉直,但日常生活中的姿勢體態沒有注意的話,所矯正的效果幾乎無法維持。那要 一直維持左肩向前,右肩向後,左側肋骨向後外側打間的姿勢,其實是有點困難的,而且會使肩部肌肉過度收縮,所以容易有肩頸肌肉僵硬的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就必需試著在走路時,將這種矯正姿勢帶入,當然一開始會很不習慣,而且走起路來會不太協調,但透過不斷的練習,讓這種矯正的步態姿勢變成反射動作,那麼每走一步路,就是在矯正側彎,如果也能將呼吸方式改變,那麼每次呼吸也都是在矯正脊椎側彎,如此多管其下的方式來矯正胸椎側彎,相信有朝一日,側彎的角度一定可以被降下來。
有很多人問過我,側彎矯正要做多少次或做多久才能看到成效,通常是因人而異的,但有幾個原則,可以自己評估一下:

第一. 身體軀幹及四肢肌力是否太弱,通常肌力太弱的人,許 
          多矯正運動會難以進行,因為做不出該動作,而限制了
          矯正的速度

第二. 本身肺活量是否受限太多,無法吸進足夠的氣到側彎的 
          凹側,或是學不會將氣引到該去的地方,這些也會影響
          矯正的速度

第三. 身體的自我感覺意識較差,做完運動及體態訓練後,仍
          無法時時刻刻注意並維持良好的姿勢體態,這種是最糟
          的情況,非常容易使側彎惡化,不論做什麼治療,對於
          這種人都無法矯正側彎,只能透過手術才能將脊椎維持
          在較直的狀態,但要了解到手術只能將脊椎拉得比較
          直,但是高低肩、骨盆歪斜及肋骨旋轉,可能還是無法
          透過 手術解決。

第四. 如果是己經出現病理變化而出現疼痛,例如骨刺形成壓
          迫神經,脊椎滑脫、脊椎疼痛或出現肢體的傳導痛時,
          此時的治療應以症狀緩解為主,如果仍是以矯正為主的
          話,可能會使疼痛更加惡化,所以出現這種情形時,也
          會減緩矯正的速度。

第五. 脊椎過度礓硬,也會限制矯正的速度,要有適當的柔軟
          度,才能有效的矯正側彎。

所以脊椎側彎矯正需要病患的高度配合,並不是單方面的依賴醫者,當然醫者要扮演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引導病患往正確的道路走,而患者也要能一直維持在正確的道路上,兩者相輔相成,如此才能可能在4-6週內看到成效,而所得到的任何進歩,也要病患能每天持續努力的運動及體態維持到少三個月,如此進歩的角度才會穩定下來,否則很快的角度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