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8 May 2015

清代名醫神奇藥方 固齒防齲有奇效

牙周炎是一種我們很熟悉的牙科類疾病,很多的人的生活受到牙周炎的嚴重影響。調查顯示,因為患有牙周炎而出現拔牙狀況的人數,占拔牙總人數的40%左右,從而影響患者的面容美觀、發音和咀嚼進食。

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牙齒周圍的病,牙齒周圍會藏污納垢的地方就是牙齦溝,它就好像是我們房子周圍的水溝,食物殘渣會掉入牙齦溝內,然後細菌就開始滋長,來破壞齒槽骨。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附著在牙齒上的牙菌斑。
牙周病開始並不會造成牙痛,但是牙齒的慢性殺手,如果在初期不重視治療,牙周組織的破壞,並造成牙齒鬆動,最終脫落。牙周炎早期症狀包括口臭、牙齦紅腫,還會出血等。

網絡上流傳著一個治療牙周病的特效藥「固齒神方」,只要按照此中藥藥方使用,牙周病可以獲得改善,老人以此刷牙三月後,也會減緩牙周病所苦。

此方源於清代名醫陳修園所著《陳修園醫書72種》,上面記載:「治牙之方甚多,苦無大效。昔有人四十後病齒,大牙已脫三個,遇德州盧南石相國之弟傳此方,用之動者復固,齒病遂除,即冬月食火鍋並煎炒等物,牙縫裡出疙瘩,用此末多擦一二次,旋即消減,真第一效驗方也。若於三四歲即用之,無間斷,可保至老不脫,永免牙患。有此神方,諸方可廢矣。」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國家圖書館中有《陳修園醫書72種》一書,在書中「經驗百病內外方」卷內,有「固齒神方」的記載。此書也在中華醫學會如皋分會與江蘇省如皋縣中醫院於1981年合編的《餐菊軒醫輯》中得以證實。

「固齒神方」:青鹽5錢、石膏5錢、補骨脂4錢製、花椒15分(去目)、白芷15分、薄葉荷15分、旱蓮草25分、 防風25分、細辛15分。有中醫表示,此方藥材特性具有消炎消毒、止痛補腎效果;藥材比例對藥效影響不大。

用法
《教你活到100歲》一書中也有對此方的解讀,上藥生曬,研為細末。每早或晚上用此藥粉擦牙或刷牙,然後再用水頻漱吐之。

方中「青鹽」即冬天醃鹹菜時所用的鹽塊,民間稱「大鹽」。實際上只要用普通超市中的細鹽就可。方中「花椒(去目),是指只用花椒的果皮,「去目」是指去掉花椒中的果實(即椒目)。

在研為細末過程中,細鹽暫時不要放入,只把中藥研為板細粉末,最後再放入細鹽混合均勻,貯瓶備用。以牙粉代牙膏,先將牙粉適量(如刷牙膏時的用量)倒入左手心上,再小心放在牙刷上刷牙,也可用手指蘸著牙粉擦牙。此外,固齒神方還對頑固性復發性口腔潰瘍具有獨特功效。

刷牙完畢後不要馬上漱口,要讓殘留的藥粉繼續含在嘴裡1分鐘,以保證藥粉作用的時間。牙周病嚴重者,可直接用手沾濕藥粉塗抹在患部,並做按摩牙肉的動作,1分鐘後再用清水漱淨。另外也可以將本藥粉稀釋成漱口液,平時多含漱。牙周病菌是厭氧菌,不喜歡流動的環境,所以多漱口是有用的。

清朝名醫陳修園
陳修園,名念祖,清福建長樂縣人,少孤,家徒四壁,篤志力學,尤精於醫,後舉於鄉,服官畿輔,所至以醫術利民,著述甚多,有《陳修園醫書》傳世。


乾隆五十年(1792年)鄉試中舉,公車北上,次年未中進士,而留寓京師。當時刑部郎中伊雲林患中風症,不省人事,手足癱瘓,湯米不入口有十餘日,都門名醫均說不治。陳氏用兩大劑藥治癒,於是「名震一時,就診者無虛日」。後又治癒內閣大學士和珅之病,和珅誘其做太醫院使,他固辭不就,而托病回家。

Friday, 22 May 2015

夏季養生重養心 怡養心神勿躁動

時序進入了夏季,習慣上,人們將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中醫認,夏季心陽旺盛,隨著夏日氣溫升高後,人易煩躁不安,機體免疫功能也較低下,因此,要順應節氣的這種變化,保養心臟,做好「精神養生」;而夏季飲食則強調五苦,因夏天多吃「苦」味的食物有利於五臟六腑的五行運做。

五臟對應四季夏季養心
中醫認為五臟對應自然界的四季,所以應該根據不同的季節來養護我們的主要器官: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

陽春三月,草木發芽,萬物復甦,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時,人剛剛從寒冷的冬季中甦醒過來,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日益頻繁,對食物和運動的需要增多。這樣,主要負責食物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儲存、調節的肝臟負擔就會增加。因此要想保養身體,健康長壽,春季就要好生保養肝臟。

夏季是萬物生長,茂盛發達的季節,萬物走向成熟。這時人體血液循環加劇,心臟負擔也隨之加重。夏季陽氣旺於外,心氣旺盛,所以中醫認為,夏季養生之道,在於養心,心安則血暢,血暢就神清氣爽。

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炎暑降臨,雷雨增多,植物也進入生長旺季,是一個重要節氣。不過,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覺渾身不適,頭痛、失眠、煩躁、坐立不安……專家認,這跟心臟的承受度有關,特別是老年人要注意,生氣易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預防心臟病發作。專家建議,立夏時節要做好「精神養生」,多做安靜的事情,如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保持精神安靜、心志安閑,心情舒暢,怡養心神。

根據季節調整作息
由於立夏後天黑得晚亮得早,人們也容易晚睡早醒,造成睡眠不足,白天常打盹。因此,大家要根據節氣變化,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應增加午睡,沒午睡習慣的人,可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
不過,夏日午休不是對所有的人都有益,患有低血壓及血液循環系統有障礙,特別是由於腦血管硬化變窄而出現頭暈的人,則不宜午休。

夏季養生又健康的食物
中醫建議,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是多進稀食,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此外,夏季在飲食調節上,應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食物,多食清淡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山藥、小麥、玉米、海品、蛋類,這些食物既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

而民間常說夏天是「苦夏」,是因夏天多吃「苦」味的東西有利於五臟六腑的五行運。適合夏天的食物有:

1.苦瓜:苦瓜越苦,敗火清熱降火的效果就越好。
2.
蓮子芯:可以清心火,是養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壯腸胃。
3.
章魚:章魚有補血益氣、治癰疽腫毒的作用。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元素,並還富含抗疲勞、抗衰老、能延長人類壽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黃酸。
4.
草莓:夏季是盛
草莓的季節,食用草莓能促進人體細胞的形成,維持牙齒、骨、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促進傷口愈合,並且還有解毒作用。
5.萵苣: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可治療便秘,是貧血患者的最佳食料。
6.
豌豆:豌豆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康複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順暢,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
7.
鴨蛋:立夏吃蛋叫做「補夏」,使人在夏天不會消瘦,不減輕體重,勁頭足,幹活有力。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

另外,專家提醒,天氣轉熱,人們愛吃剛從冰箱中取出來的水果、飲料等。有些人特別是腸胃功能較弱的兒童,吃完後容易出現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冷藏食品取出後放一會兒再吃更為好。

Thursday, 7 May 2015

中醫診症特點

中醫學是一門古老醫學,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對於疾病的診斷,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體系。與西醫診斷過程中,重病理檢驗結果、重定量指標、重邏輯判定相比較中醫診斷有以下特點:

1.整體觀念
中醫診病時,考慮整個機體及外在因素。其意義在於既注意局部病變與整體的關係,也考慮到外界對人體的影響。這可從兩方面理解:
身體是有機整體:內臟為中心,通過經脈將四肢骨骼、五官孔竅、皮肉筋腱等相互聯繫。因此局部有病可影響全身;病變通過經脈而呈現於局部。內部異常可表現於外,外部有病亦能傳入體內。
人與環境的統一:人體生理功能與周圍環境的變化相適應。當內部失調,以致不能適應外界的變化;或周圍環境變化過劇,超過人體適應限度時,就會致病。

2.四診合併參考
中醫師通過感受病人體表的異常癥象,接收病人自述不適來了解疾病;即診斷疾病時依賴主觀感覺。若醫師或患者的主觀感覺自述不符合實際情況,或症狀不明顯,就可能作出錯誤判斷。因此必須充分搜集資料,利用望、聞、問、切四個途徑,獲得不同的感覺經驗,對病人進行系統診察。再將所得結果綜合分析,從而找出病因,掌握疾病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才能準確辨別病証。

3.辨病及辨証
""是中醫學特有的概念,在確認""的基礎上會再進行""的分析。中醫所謂""是對疾病全個過程與規律所作的概括""是對疾病當前階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結論。兩者代表疾病的不同層面;一個病可有幾個証的演變過程,一個証也可能是幾種病的共同反映。舉例如腎病,有不同的証候,如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等。以此中醫可全面了解疾病,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機、病人體質,及周圍環境等。相對於西醫診斷學,這一過程概括了病因、解剖、病理及生理內容。


古代中醫心理學

古代的中醫沒有將心理學拿出來單講。但所有的好中醫都會運用心理學來輔助治療。現在將心理學作為一個單科來學,其實心理學只能作為治病的輔助療法。

古代的名醫開天目的居多,即使沒有天目,通過把脈也可以知道人的五臟六腑的活動及健康狀況。古代的中醫,對五行學說理解透徹,會運用五行學說和把脈以及天目綜合起來治病,所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心主神明」現在把它當作了一種理論去學去研究。然而在老中醫的眼裡那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就是那麼回事。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精神本身就是物質,物質也有其精神。整天樂呵呵的人,善良就是其精神;疾病纏身的人惡念就是其精神,善良會使不健康的人變健康,反之亦然。懂得此法,自會運用它進行輔助治療,現在的人把精神和物質分開看了,本身就是錯的。

古代中醫知道,五臟六腑的精神和作用是甚麼,在治療時根據「望聞問切」和天目所看,適當的進行輔助的治療,通過改變其精神的方法,繼而改變物質。華佗、李時珍、孫思邈在這些方面都運用的爐火純青,只是不叫甚麼心理學而已。

歷史上都有他們通過精神輔助治療的例子。例如華佗在治療一個長瘡的人時,通過使其大怒讓瘡破開,以此進行輔助,再加以草藥、手術,最終使病人康復,就是一個實例。因為大怒可以使其減少恐懼,恐懼是負面思想,沒有恐懼治療效果會事半功倍的。現在的老中醫在治療此病時,也會根據情況適當運用此法的。另外,怒則傷肝,本是不好的,但通過怒抑制了怕,這是中醫的以毒攻毒的方法的實際應用。


中醫有一個完整的治療體系,有時候會綜合運用,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針灸、草藥、按摩等任何一種治療方法都可以運用心理學進行輔助治療。


Tuesday, 5 May 2015

人不是病了 而是體內積存毒素太多了

社會進步醫藥發達,但是疾病的種類卻越來越多,還有很多不知名的現代病困擾著人們。現代人身體亞健康的狀況也越來越嚴重,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生病了。其實,醫學專家認為體內毒素積累太多也會造成身體不舒服,要想身體健康首先應該清除體內的毒素。

另一方面,專家指,先清除體內沉積的毒素,再服用補品、藥品,才可以更好地發揮療效。中醫則認為「藥食同源」,以適當的食物來調理身體會達到更好的治病效果。

要想保持健康,必須清除體內積存的一些毒素。

1、宿便
食物消化後產生的廢棄物沒有完全排出體外形成宿便是毒素來源之一。《這樣排毒讓我不生病》作者王明勇建議,想要正常排便、不便秘,要喝足夠量水、攝取酵素與纖維和益生菌等四大元素。排便順暢,大腸內就不會積累毒素。
適當多吃富含纖維的穀物、豆類、木耳、糙米、燕麥、海藻類、海帶、蘋果、鳳梨等食物。補充充足的水分。


2、體內廢氣 
吃東西為的是維持健康,不正確的進餐習慣造成食物經過消化、基礎代謝後產生的廢氣,無法經由排氣和打嗝排出體外,輕則造成脹氣,嚴重甚至會致死。
日本慶應大學的醫學博士,台灣名醫莊淑旂,她曾診察8位被認為很健康、卻在睡眠中驟死的「暴卒病」患者,解剖時都發現他們的胃囊異常膨脹,再追蹤他們生前的生活習性,發現他們長年累月不吃早餐,因為工作忙碌,午餐也不能慢慢吃,晚餐卻大吃大喝後很快就去睡。 吃下的食物卻吸收了胃液和水分而膨脹、發酵,產生的廢氣使胃鼓脹,壓迫肺或心臟,導致「暴卒病」的發作。
長期積累會造成腹痛,潰瘍惡化,皮膚老化,增加致癌危險。 
最好每天運動30分鐘,多吃些富含纖維的紅薯、新鮮蔬菜水果等以助於排除廢氣。

3、水毒
喝水方式要對,否則對身體健康不利。補充水分要漸進式,不要一次喝過量的水。以免身體浮腫體重增加。水毒長期積累會造成鼻炎,過敏性皮炎,關節痛,不出汗或多汗症。
膀胱儲尿量約600c.c.,當超過300c.c.就會感覺不舒服;水喝多了,常去小便,會連帶把腎氣也洩掉,這就是一種漏精。水屬陰寒性質,多餘水分排不出去,不但增加體重,使得身體代謝變慢。

4、乳酸
網站《運動筆記》刊文說,人在運動中須以醣類產生能量,「乳酸」就是在無氧狀態下分解醣類所產生的毒素。癌細胞會吃掉乳酸,取得其生存所需的能量。

《癌症不是病》一書傳達一種特殊觀念,在沒有氧氣或氧氣極少的環境下發生「細胞突變」為的是移除乳酸,乳酸過多會導致酸中毒或造成血管壁的穿孔,也有可能造成血液中毒而休剋死亡。
容易感覺身體沉重疲勞,肩膀和脖子酸痛者須緩和緊張情緒,做有氧運動增加細胞含氧量。以免長期積累乳酸造成風濕病,神經痛,發生癌症的危險性增加。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醋以及富含天冬氨酸的食物。
韓國研究發現,飯後吃個梨或喝杯熱梨汁,可大量排出積存在體內的致癌物質。調查結果顯示,吸煙或者吃烤肉等在體內聚集的強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在吃梨後會顯著降低,特別是喝了加熱過的梨汁。

5、尿酸
身體無法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正常的將食物中嘌呤從腎臟中經尿液排出,形成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風。每日分多次喝下2000c.c以上的水,促進尿酸毒素排除體外。
尿酸值太高易形成大腳趾腫脹、關節處痛風。長期不改善尿酸度易形成高尿酸血症、尿毒症。
芹菜、番茄、黑色類食品是不錯的選擇。

6、自由基
自由基是人體進行正常新陳代謝過程中自然產生的副產品,但外界的輻射、紫外線、電磁波、二手煙等等也是自由基產生的來源。除此之外生病、焦慮、睡眠不足、鬱悶、緊張、飲食不當、酗酒等等都會增加體內自由基的形成。
自由基超過正常值易造成全身各個器官老化,免疫力下降,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吃些蘑菇類、黃綠色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富含維生素C、多酚以及富含硒的食物。可清除多餘自由基。
造成體內積存毒素的原因還有很多,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少亞健康的狀況。如果身體不舒服別急著亂投醫,先調整自己緊張的情緒與修正不良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