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6 June 2015

預防醫學 vs 養生之道

現代人疑難雜症多,有很多是常見的免疫疾病、感染疾病,有些是沒見過的疑難雜症,或者可說是文明病吧!

現代人所遭受的疾病痛苦並不比前人少,雖然平均壽命拉高了,但是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公共衛生的進步,傳染疾病減少了,醫療水準提上去了。但是現代人的精神壓力負擔還是很大,醫療費用不斷的上漲,醫生診療的次數越來越多。這是為何呢?現代醫學難道不能讓人少進醫院嗎?

首先,西方醫學是沒有養生的概念的,充其量也不過是預防醫學的理念,還要多運動、吃維他命、上健身房鍛鍊等等,藉以維持身強力壯,頂多如此而已。而中醫學看人體是截然不同的,中醫有一套完整的天人合一系統理論,有系統的陰陽思維哲辯,例如中醫講生命三寶「精」、「氣」、「神」,「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是養生的第一步,陰陽五行維持著人與自然界的平衡。五行不是孤立的,連倫理道德都與其有不可分離的關係,如五行:土、金、木、火、水,連繫脾、肺、肝、心、腎,連五常:信、義﹑仁﹑智﹑禮也可加入。養生也不光是注重身體健康,心靈的健康更是背後的主宰。

中醫著重養生預防,所謂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壞病;上工就是高明的醫生,要告訴你如何過健康的生活,從內心到生活習慣都要符合「道」。一般的醫生只是疾病發生了,再去辨證論治,至於最差的醫生,就是現代所謂專門治療癌症、心肌梗塞、中風等等的,這是亡羊補牢啊!

中醫高明,那是否表示西醫就比較差?其實是因為立論基點不同,到了現代,如果沒了西醫,那麼長期依靠藥物控制的慢性病人是否坐以待斃?急救施打升壓素、安呼吸器、氣管插管,這些西醫採用的手段,都讓看重立即療效的現代人依賴日深。很多人認為,沒病誰會想到養生呢?

簡單的說,西醫屬於「實證醫學」,對「有形」的東西掌握得很好,恰好迎合信仰實證科學的現代人所需。中醫著重無形的境界,連醫病也要考慮相生相剋、氣血平衡的道理。

現代人的人心不純壓力大,焦慮症、失眠、躁鬱等等,多到好像變成了普通疾病;甲狀腺亢進、憂鬱症等與精神情緒有關的疾病也多了起來。

中醫的醫療自然,強調身心靈的治療,整合性強,可以針對病因治療,連精神官能疾患都可切入緩解;且中醫著重預防醫學,醫療多在平衡陰陽、調整體質。若看現代醫學的發達,讓人崇拜現代科技之賜予我長壽無疆,但它實在消耗太多的資源,讓國家的財務吃緊。

那中醫能代替西醫嗎?我想現階段還是不能,因為現代社會的形式就是這樣。中西醫是在不同的層面思考問題,中醫還在道德層面上要求人精神層次的提升,才能真正達到預防疾病,連《黃帝內經》都一直在講「余聞上古之人……」上古之人道德美好,所以犯大病的機會較少。


西醫屬於「實證醫學」,研究「有形」的人體,而中醫屬於「神傳醫學」,是神所傳,如黃帝、岐伯與「神醫」扁鵲、華佗等「醫道」的傳人有神通「天目」的功能,具備透視能力,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無形」部分,例如經絡的存在、神、魂、命門等。中醫源於道,懂得道的人,會按照道去修煉,而修煉人所獲得的能量來自更高層次,層次越高能量越長久,人體能獲得高層次的能量,不僅能使身體健康不壞,而且可以使生命長久。


Thursday, 25 June 2015

11種家常蔬果 護膚美白效果好

夏日炎炎,保持好肌膚,不一定要使用價格昂貴的護膚品和化妝品。中國古代和中醫一直注重食補,下面11种家常的蔬菜和水果就有著你意想不到的護膚美白功效。

11、白蘿蔔
中醫認為,白蘿蔔可利五臟、令肌膚白淨,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由於白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抗氧化和抑制黑色素合成,阻止脂肪氧化,防止脂褐質沉積。



10、豌豆
《本草綱目》記載,豌豆具有「祛黑黯,令面光澤」的功效。現代研究也發現,豌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這種物質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起到潤澤皮膚的作用。吃豌豆還有消腫、舒展皮膚的功能。


9、土豆
有關美白的蔬菜,還有「雙豆」一說。「雙豆」即土豆和豌豆。土豆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還含有微量元素、蛋白質、脂肪和優質澱粉等營養元素。這些成分在抗老防病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幫助身體排毒。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讓女性回覆美白肌膚。

8、西紅柿
西紅柿不但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還是一種上佳的美容食物,它能美白皮膚,讓肌膚柔嫩有彈性。西紅柿的美容效果主要來自於內含豐富的番茄紅素。科學研究發現,番茄紅素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劑,不僅可以保護植物不受陽光、空氣污染的傷害,更神奇的是可以防止肌膚老化。

7、冬瓜
《神農本草經》中說,冬瓜「令人好顏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冬瓜對美白肌膚效果顯著。用冬瓜片每日擦摩面部或用冬瓜瓤常常清洗面部,均可使面部皮膚細潤滑淨及減少黃褐斑。這可能與瓜瓤中含有組氨酸、尿酶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有關。

6、黃瓜
黃瓜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鈣、磷、鐵等營養成分,能清潔美白肌膚,消除曬傷和雀斑,緩解皮膚過敏,是傳統的養顏聖品。黃瓜還能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對肺、胃、心、肝及排泄系統都非常有益。

5、蘋果
蘋果營養豐富,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天然美容品。常食蘋果可淡化面部雀斑及黃褐斑。另外,蘋果中所含的豐富果酸成分,可以使毛孔通暢,有祛痘作用。蘋果中營養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對皮膚有保濕潤滑的作用。

4、檸檬
檸檬是最有藥用價值的水果之一,除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等多種營養成分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檸檬酸,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對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及抑制色素沉著等都十分有效。許多西方的美容專家皆稱檸檬為美容水果。

3、薏米
薏米是五穀類中纖維質最高的,低脂、低熱量,是減肥的最佳主食。薏米的美容功效也非常強大。薏米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可改善粗大毛孔和黯沉膚色,有很強的美白功效,同時能使肌膚變得光滑有彈性。

2、獼猴桃
據美國Rutgers大學食品研究中心測試,獼猴桃是各種水果中營養成分最豐富、最全面的水果。獼猴桃的維生素C含量比柑橘、蘋果等水果高幾倍甚至幾十倍。獼猴桃中還含有特別多的果酸,果酸能夠抑制角質細胞內聚力及黑色素沉澱,有效地去除或淡化黑斑,在改善乾性或油性肌膚組織上也有顯著的功效。

1、櫻桃

櫻桃自古以來就是美容果。中醫古著《名醫別錄》中有記載:「吃櫻桃,令人好顏色,美態。」櫻桃不僅富含維生素C,而且含鐵極其豐富,每百克鮮果肉中鐵含量是同量山楂的13倍,蘋果的20倍,含量為各種水果之首。除了含鐵量高之外,櫻桃還含有平衡皮質分泌、延緩老化的維生素A,幫助活化細胞、美化肌膚。


Wednesday, 17 June 2015

新陳代謝症候群之運動防治

生活的富裕及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造成現代人吃得好、動得少,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已出現體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等現象,導致日後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發生率也逐年增加。研究發現,這些疾病和胰島素阻抗有密切關係,世界衛生組織將此四大組合稱之為新陳代謝症候群簡稱代謝症候群。強調它本身目前不是疾病,但建議在疾病發生前,提醒這些民眾趕快及早開始實施預防措施,達到所謂「預防重於治療」的理念。

運動處方

不運動者最常見的藉口就是「沒時間」。其實運動最好能每天都做,但你並不需要持續流汗一個小時才能得到運動的好處。

1.間歇性運動訓練:間歇性運動訓練能強化你的心臟和肺臟。不必一直長時間持續運動,只要以爆發性劇烈運動與短暫的恢復期交替即可。間歇訓練的力量會促使脂肪燃燒更多。如:步行、跑步、騎腳踏車、游泳、打籃球等,所謂交替的技巧是;首先運動前先做5分鐘的軟身操。接著做2-3分鐘的衝刺,接著減慢速度1-2分鐘,準備做下一次交替,每天總共做20分鐘即可。當然有方便條件可以多做,這20分鐘的間隔訓練不但能鍛鍊身體還能加速燃燒脂肪的代謝。交替間歇訓練不但節省時間、效率也高,也減少運動傷害。但老人不宜。

2.有關節炎病人是否應該避免運動?錯!許多膝、肩、髖關節及背部疼痛或僵硬的病人,因為怕痛沒辦法做運動,導致關節處更僵硬疼痛。其實運動卻是減輕疼痛和僵硬的最好方式,可以採用游泳或水中有氧的運動方式。

3.重量訓練是燃燒能量與脂肪最有效的一種方式,但需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才不至於形成運動傷害。此外,在室內做仰臥起坐、伏地挺身、跳繩等亦是不錯的選擇。

4.過去強調每天3次;每次30分鐘;心跳要達130下或稍微流點汗。我們不得不承認做得到的現代人少之又少,所以,現在強調的是多活動。研究指出每天長時間持續的緩和活動,如:步行、做家事、園藝活動,其效果不下於短時間的劇烈運動。因此,建議除了過往的運動處方外,應額外增加下列三項建議:
(1)每日從事緩和運動:例如:公園散步、蹓狗。
(2)盡可能避免長時間維持坐姿,如:縮短看電視、使用電腦的時間。
(3)少使用電子產品,如:少用洗碗機;自己動手洗洗碗盤。少用電視遙控器、少搭電梯、自己親自倒垃圾等等;目的是多走路消耗能量。

5.上班工作多騎腳踏車,或走路上班。

6.「健走」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健走的好處不但可強化心肺功能,還能燃燒大量脂肪達到減肥效果。標準健走姿勢是上半身不能向前傾,手肘必須彎曲成90度,擺動時雙拳微握,往前擺時不能超過胸部、向後擺時停在腰部,擺動愈快、走路的速度就會愈快,還能運動到胸大肌與背肌;下半身邁步的步幅與走路時相同,但踏地時要以腳跟先著地,同時注意讓膝蓋保持彈性,才能避免健走造成肌肉拉傷、關節受損等運動傷害。

7.善於利用各種類型的健身器材、電動。如:跑步機。

8.辦公室簡易脊椎運動:強調脊椎保健,抬頭、挺胸、骨盆做前傾、後傾運動。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姿不翹二郎腿,脊椎不要彎曲;脊椎正,人就正就不易產生疾病。

9.有時間學學太極拳、簡易瑜珈等。

10.規律運動可以提高代謝率有助熱量燃燒、減輕體重,還可以減低胰島素阻抗及降低血壓、血脂,但絕對不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而是持之以恆的運動。


身體活動不足是全球性的問題,對個人健康與國家經濟影響與日俱增,所以強調適當運動是一個重要課題。「預防重於治療」及早改變生活型態,實行運動防治疾病原則,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遠離新陳代謝症候群的不二法門,才能享有健康人生,讓慢性疾病不上身。

水中有氧運動 遠離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糖尿病的發生率,並增加腎臟病與死亡的風險。水中有氧運動可以減重,是防治代謝症候群的秘訣之一。

代謝症候群可由五項因子來判定,若符合其中三項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1. 腹部肥胖腰圍男性 ≥ 90cm,女性 ≥ 80cm
2. 血壓偏高收縮壓 ≥ 130或舒張壓 ≥ 85mmHg,或者有使用降血壓藥物
3. 血糖偏高空腹血糖 ≥ 100 mg/dL,或有使用降血糖藥物
4. 三酸甘油酯偏高血中三酸甘油酯 ≥ 150 mg/dL
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過低男性 < 40 mg/dL,女性 < 50 mg/dL

要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發生,或已有代謝症候群需要控制者,沒有任何捷徑或特效藥,最重要的還是生活型態的改變,藉由健康的飲食習慣及增加體能活動,達到減少肥胖、改善代謝指標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效果,才是預防疾病的不二法門

水中有氧運動、韻律性呼吸及水性、水中伸展等運動等等,基本上是保持頭部在水面上,以垂直的姿勢在水中進行運動。就算不會游泳的人,也可享受水中運動的樂趣。

水中動作的衝擊性較小,對關節的壓力也較小,特別適合退化性關節炎等特殊疾病,無法陸上運動的族群。水中有氧運動可以減重,是防治代謝症候群的秘訣之一。

防治代謝症候群,秘訣在於「減重」及「運動」,代謝就會得到改善。要減重無捷徑,就要少吃多動。飲食原則是高纖、低糖、低油,特別要避免動物性脂肪、反式脂肪酸,小心高熱量的食物。


若要減重,則需每次 45-60 分鐘,一週 4-5 次的運動量才夠。高齡者,退化性關節炎的比率也會增加,下背痛及膝蓋腳踝關節受傷的症狀,都影響運動的意願,水中有氧運動讓患者運用水的浮力、阻力及物理復健的技巧,得到運動復健的效果,可避免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