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髂關節錯位(SI JOINT DYSFUNCTION)亦稱薦髂關節錯縫或薦髂關節損傷、薦髂關節半脫位、薦髂關節勞損等,是指薦髂關節周圍韌帶被牽拉而引起的損傷,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各年齡層均可能發生,多見於重體力勞動者、中老年人及孕婦。
局部解剖:
薦髂關節是一相對穩定的關節,其關節面略呈耳狀,在薦骨的兩側。關節面後方粗糙,供韌帶附著。薦髂關節具有滑膜關節的軟骨面,也有關節囊及滑液,但關節面凹凸相嵌,使關節的活動性大為減少而穩定性增加。薦髂關節有少許旋轉度,可做上下、前後移位運動,故又稱為微動關節。正常的薦髂關節只能少許的前後旋轉活動,以緩衝彎腰和負重時脊柱所承擔的外力。
青春後期的女性,此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加,到妊娠最後三個月尤為顯著,分娩後3-5 個月可完全恢復,由於女性在生理上的特點,故患薦髂關節各種疾病者較男性多。此外,在薦髂間、薦骨坐骨間有強大的韌帶以增強其牢固性,包括薦髂骨間韌帶、薦髂後韌帶、薦結節韌帶、薦棘韌帶等。人體站立時體重由軀幹上部向下傳遞到薦骨,有使兩髂骨相互分開或使薦骨向後下方移位的趨勢,薦骨的這種作用可牽引韌帶,促使形成強大的骨間韌帶,使薦髂關節更緊密地連結在一起,進一步增加了關節的穩定性。因此,人體雖經常負重,但造成薦髂關節挫傷或移位者較少。只有在較大暴力衝擊下,才能推動薦髂關節超越生理活動度而引起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損傷,甚至使薦髂關節發生錯縫。
病因病機:
薦髂關節損傷錯位的原因多種多樣,間接暴力是導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如:彎腰、下蹲時搬重斜扭,下樓時踏空失足等。彎腰拾取重物時斜扭,身體發生扭轉而使骨盆部份產生旋轉剪力,下肢股後肌群緊張,牽拉坐骨旋向下、向前,髂骨被旋向後,此剪力主要作用於薦髂關節,而引起薦髂關節扭傷、錯縫或半脫位。或者突然跌倒,單側臀部著地,這時地面的作用力通過坐骨結節向上傳遞,而身體的衝擊力又通過薦髂關節向下傳遞,引起薦髂關節關節囊、周圍韌帶和肌肉損傷。若暴力過大,還可導致薦髂關節一側或兩側錯縫現象。
人體單側下肢突然負重如跳躍、墜落,也可引起薦髂關節損傷或關節錯縫。如打球、跳高、墜下單足著地等,都可以同樣的機理使薦髂關節過度前後旋轉,將髂骨向上向內推引起錯縫。孕期婦女因黃體素的分泌使韌帶鬆弛及體重增加,重力前傾等亦容易而引起本病。妊娠和產後,因黃體鬆弛素的作用,膠原纖維的內在力量和堅硬度減小,韌帶變鬆弛,薦髂關節的活動度增加,穩定性減弱,此時受到輕微的扭轉、牽拉等外力或分娩,則易引起薦髂關節錯位、錯縫、損傷。中老年人由於年高體弱,多病、肥胖,使薦髂關節負重增加,韌帶鬆弛,復因腰薦、薦髂關節的退行性改變、慢性勞損等原因的存在,在某種誘因作用下易發生關節錯位。嚴重的薦髂關節錯縫可使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產生撕裂,造成關節的穩定性降低,而負重或活動時又加重錯縫的程度,但輕微的錯縫有自行恢復的可能。若薦髂關節反復損傷或關節錯縫未得到及時治療,局部出血機化、瘢痕形成充填於關節間隙,造成關節內黏連或關節不穩,久之引起頑固性、持續性下腰部疼痛。
症狀:
多有外傷史,患側薦髂關節疼痛,常放射到臀部和股外側,有的甚至放射到小腿外側,並且通常有患側豎棘肌痙攣。軀幹向患側傾斜,患肢不敢負重,跛行,甚至不能獨自起立行走,需要在扶持或支撐下側身用手掌保護患側薦髂關節部方能勉強行動,上、下階梯時需要健側先移動。平卧不適,常採取患肢髖膝關節半屈曲之健側卧位,目的是防止因薦髂關節扭轉而引起疼痛。站立位彎腰時疼痛加劇並活動受限。患者常以健側臀部坐椅,疼痛嚴重者需要用雙手分別撐住椅子兩側以減輕疼痛。但坐位彎腰時疼痛不堪,這是因為股後肌群鬆弛之故。俯臥位,用一手按住局部,另手上抬下肢,使患側下肢後伸可引起局部疼痛,此為診斷薦髂關節疾病的有效檢查方法。令患者仰臥檢查,屈髖、膝兩關節至最大限度時疼痛,在此位置上做髖關節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時,均可產生疼痛。單腿站立或附加跳躍必將引起疼痛。下肢伸直,用拳擊足跟,外力傳導至薦髂關節處,均可引起疼痛。
- 僵直性脊椎炎、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指因飲食或免疫系統所引起的發炎反應。
- 摔倒、跌坐及腳踩空:可能造成薦骼關節間的錯位,使得活動度降低,因此出現局部疼痛及步行困難的症狀。
- 習慣性單腳站:長期下來,將造成左右兩側下肢肌肉強度不一,及單側關節的長期擠壓。
- 生產過的婦女:生產過程中,母體會分泌鬆弛素,以便胎兒通過產道。產後,如無適當休息與運動,骨盆將呈現不穩定狀態,容易出現腰部症狀。
- 骨盆前傾或後傾:又以骨盆前傾較常見。本身的姿勢錯誤、腹肌無力及穿著高跟鞋,都是造成骨盆前傾的常見因素。一旦骨盆前傾,將使腰椎壓力增加,繼而使腰椎出現骨刺及提 早退化症狀。
- 無規律性運動者:附著於骨盆外圍,維持骨盆穩定的肌肉強度將明顯不足,因而容易出現薦骼關節及腰椎問題。
由於人體肌肉骨骼環環相扣,因此薦骼關節及腰椎兩者互為因果關係,也就是無絕對的單一部位問題,及問題出現的絕對先後順序;因此,在檢查及治療過程中,應同時考慮到此兩部位所帶來的影響。
薦骼關節異常的治療多用口服消炎止痛藥及物理治療,病程初期可用超音波、微波、磁場或短波等深層熱療,加上中頻干擾波或低週波電療來減輕疼痛;疼痛降低後的病程後期,物理治療師會輔以關節鬆動術等徒手治療來調整薦腸關節的活動度;增加骨盆穩定度的運動治療,以加強骨盆肌肉及臀部肌肉力量的方式,達到穩定薦髂關節的目的,拉筋運動治療來維持薦髂關節的活動度與柔軟度,通常都有不錯的療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