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是人類對以往事實的真實記錄,而根據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的發掘、研究及現有資料來看,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中國醫藥學則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巨大影響。
我們的祖先,在中華大地上生活至少已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及艱苦的勞動,創造了燦爛的遠古文化,其中就包括醫藥產生的知識與經驗,中國醫藥學的源頭歷史久遠,至少已有一百七十萬年之久,中國有文字可考的五千年醫藥學史,由於東方文化發展的特色形成了中國獨特理論架構,近現代西方科學及西醫的傳入,更使中國醫藥學出現兩個分明的層次,古代醫藥學史多源一體的型態與結構,於近現代中西醫的匯通和結合後,呈現波浪式的演進趨勢,又在東西方醫學交流中
呈現複雜多面的狀態。
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五個時期:
(一)先秦、秦、漢時期
中醫淵源歷史悠久,源起黃帝,至商代有文記載。
夏商西周時期,醫巫並存,在卜筮史料中記載了大量的醫藥產生內容,對
人體生理、解剖、疾病及其症狀的描述比較直觀具體,累積較多對病因、診療的經驗,懂得植物、動物、礦物及酒的藥用,廣泛應用針灸、推拿、導引、湯液、外治等方法,經由醫學與哲學的聯盟,陰陽五行的整體觀念、預防思想均被引進醫學,逐漸出現醫學的雛形。
而春秋戰國之際,是中國學術界百家爭鳴的時期,醫巫分離,醫學具有更顯明的科學性、實用性和理性,並佔據了醫療產生事業的主導地位,此時期出現醫緩、醫和
及秦越人(扁鵲)等著名醫家,並留下一些醫藥產生資料,(黃帝內經)是中國醫藥學的重要標誌,至今仍指導中醫藥學理論研討和臨床實踐。
秦漢時,醫事制度日益完善,醫史文獻的積極整理研究,國內外醫藥交流頻繁,《神農本草經》和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將藥物方劑學和臨床醫學都推向另一個新階
段,尤其是以傷寒、雜病和外科最為突出的臨床醫學,更帶領我們進入中國醫藥學史上的第一高峰。
(二)晉、隨、唐時期
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長期處於動亂割據的狀態,學術思想領域較紛雜,但醫藥典籍的注釋整理、官辦醫學教育的出現及中西醫藥進一步交流,卻為醫藥學的全面發展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隋唐五代時期,國力強盛,經濟、政治、文化繁榮,中國醫藥學在此時期得到全面性發展,醫事制度、醫學教育、臨床各科的分工設置及發展日趨完善,中國與日本、朝鮮、印度、越南、阿拉伯諸國的醫藥交流,也為中國醫藥學帶來第二次高峰。
(三)宋、金、元時期
宋遼金元時期,北宋政府比較重視醫療事業和醫藥學術,組織人員編輯方書和本草書,設立「校正醫書局」,對宋以前的醫藥書籍進行校正,並鑄造針灸銅人,以供教學之用,隨著醫藥學術發展和印刷術的應用,醫籍不斷印行傳播,海路交通發展更促進了中外醫藥的交流,而遼、夏、金、元與兩宋王朝並立,至元滅宋朝,統一全國,這是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大融合時期,醫藥學研究領域更為廣闊,不僅醫藥學術被推向另一個新高潮,民族醫學也得到蓬勃的發展,為多元一體化的中國傳
統醫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四)明清時期
明代由於傷寒學派的中興、溫熱學派崛起,使醫藥學發展進入新層次,而中國的人痘接種術也從亞洲傳入歐美,導致西方牛痘接種術的發明和推廣,開闢了免疫學的新紀元。
清代前、中期是中國傳統醫藥學相對完善,醫學趨於普及與昇華發展的時期,溫熱病、傳染病學派的學術思想,繼明代的傳承,到清代形成獨具特色的體系,在中外醫藥交流中,醫藥界接受了國外牛痘接種術、解剖學、藥物和外科手術的相關資訊,如著《醫林改錯》的王清任便致力於人體解剖,反映了「中國醫界大膽之革命論者」的開拓進取精神;晚清時期,西方醫學經過西方傳教士的傳播,及中國官方和民間主動引進與學習,逐漸在中國得以根植和發展,並形成了中醫、西醫兩種醫學
體系並存的局面。
(五)近代和現代
民國時期,由於西醫勢力的影響擴大,歐化思潮漸興,中西醫日趨對立,而中醫界內部亦開始產生西化勢力,此時中醫界面臨西醫沖擊和政府當局限制排斥,但仍開始從組織、政治、教育、出版等方面進行旨在保存和發揚中醫藥的活動,並受到中醫藥界和廣大群眾的支持與歡迎,成為近百年來中醫藥學繼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民國38年後,大陸方面,中醫仍擔負維護人民健康的任務,其研究成果,日漸受到國際醫療界矚目;臺灣方面則設立中國醫藥學院,培養中醫師,增設中醫醫院或中醫門診,中醫醫療方式成為民眾看病時的另一選擇;近年來,經由中國傳統醫學與西方醫學的相互影響,在醫學理論與臨床上,「中西醫結合」,除發揚中國醫學之精義,並融合西方醫學,已成為現代醫學的發展趨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