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西方研究顯示,運動除了強身健體,更可促進情緒健康,有助改善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如焦慮症及抑鬱症。鑑於香港缺乏有關運動模式與情緒健康的大型社區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陳慧慧基金身心認知運動中心早前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電話調查,研究香港市民的運動模式、習慣及其與情緒病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定期進行身心運動,如太極、氣功和瑜伽,能有助減低情緒病風險。
中大醫學院陳慧慧基金身心認知運動中心委託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於2013年5月至7月進行電話調查,以隨機抽樣方式,訪問了2,744位18至75歲的香港市民,研究不同運動模式與情緒困擾指數及情緒病風險的關係。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一半受訪者(50%)作定期運動 (每星期運動最少兩次,每次維持30分鐘或以上),6.4%的受訪者完全沒有或甚少運動。研究亦指出受訪者選擇的運動受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影響。
研究人員以國際標準 - K6情緒病風險指數,評估受訪者患上情緒病的風險。結果發現,不定期運動和不運動的受訪者患上情緒病的風險為6.5%及13.7%,比定期運動的受訪者患情緒病的風險(3.7%)分別高出1.8倍和3.7倍。定期運動少於一年的受訪者患上情緒病的風險(7.1%),比定期運動一年或以上的受訪者的(4.2%)高出1.7倍。在各項運動中,以身心運動如太極、氣功和瑜伽對減低情緒病風險的效果最佳,參與此類運動的人士只有4%屬高風險類別,相對於只進行帶氧運動和步行運動高情緒病風險人士(分別為4.8%和6.2%)為低。可見步行運動雖然對身體健康有益,對促進精神健康的效果卻不甚明顯。調查結果說明持之以恆的定期運動,能有助促進情緒健康,當中以身心運動結合帶氧運動最為有效。
中大陳慧慧基金身心認知運動中心主任林翠華教授表示:「是次調查結果令人鼓舞,不但有助我們確定運動與情緒健康的關係,亦為香港未來的公共教育和研究提供一個重要方向。」林教授指出非所有受情緒困擾的人士都需要或能適應一般的藥物或心理治療,陳慧慧基金身心認知運動中心正展開多項研究,進一步探討運動與情緒健康的關係,可望日後將「運動治療」發展成為預防情緒病和幫助情緒病患者康復的一種重要輔助治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