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代社會,沒有一項發展不是在『易』的學說指導下進行的,武術也不例外。『易』分兩部份-『易經』及『易傳』。易經提出了一套完整而有系統的宇宙演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易傳.系辭』說:“易有大極(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混沌陰陽未分,宇宙萬物由此創始,稱做太極。這提出了一分為二的宇宙創成說,即太極學說。元始是一個混沌,後來分開了,成為天地,天地生萬物,而人在萬物之中間。在這裏有一個核心,就是把人和天地看成是一個系統: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理念,影響著傳統武術的發展,例如:
- 練習站椿功:人立於天地,扎跟於天地,根基要打實。
- 頭上頂而目平視:頭上頂則身正,目平視則佔有有利的視覺空間。中國武術不抛頭露喉,不縮頭藏頸。
- 力從足上起:地為力之源(地心吸力/反作用力),由足而上,經身而形於指掌,這正是所謂“整勁"。
- 練氣:乃道家修練之術,用之於傳統武術,有納氣、行氣、運氣、使氣。納氣以養精、行氣以通經絡、運氣以護身、使氣於骨以克敵。
『易經』的陰陽對立規律有幾點:乾坤成列、剛柔相摩、剛柔相推、動靜有常。萬物都是由兩種性質相對的物質構成,缺少一方,另一方便不存在。而兩種物質是互相矛盾,此消彼長的。在時間上是互相推進,剛推柔,柔推剛。行為上是主客易位。這些表現在太極拳中尤為突出。乾坤成列在傳統武術中佔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地位,有許多動作,都分有相對的兩個方面,例如:屈伸、開合、進退、剛柔、鬆緊、等等。『易經』上說:剛柔相摩,八卦相蕩。在武術中即你剛我柔,你消我長,你開我合,你動我靜,你進我退,你實我虛,等等的一系列相應之策。再以太極拳為例:乾卦滿,三爻皆為陽,為掤,過於剛陽,所以「掤」不要太過。坤卦空,陰,為捋,過於陰柔,所以「捋」要防對方正面突破,那怎麼辦?把三個陰爻的下爻變為陽爻成震卦,變為「挒」,身一轉把對方甩出;或把上爻變成陽爻成艮卦成「靠」,旋肩靠打將其擊出,剛柔相推,奧妙無窮。
動靜是行為上的兩種狀態,在技擊中雙方對峙不動,一切矛盾都未有顯露,但只要敵一動,對立的矛盾就出來了。例如我順人背、人剛我柔、敵進我退等等。所以傳統武術中出現了後發制人,以靜制動的技擊思想,這亦是內家拳的重要理論和方法。此所謂『易經』上說的「動靜有常,剛柔斷矣」。由此我們可以相信傳統武術的技擊理論是建立在『易經』的對立規律上。
傳統武術,神乎其技,不少先哲古人為了追求神明之境,窮上畢生精力。“神明” 不是抽象的,自古以來它就是一種高尚、高超、和高雅的境界。與人交手,人家把你打出去而你還回味不出是如何被打的,這就是“神”。
『易經』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這是神明的核心“道”,由武及道,就是這個意思。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意思是說依靠平時練功的積累,臨戰時的反應。對方一出手投足,我即感而應之,反擊回去。所以傳統武術常分三個層次:下、中、上乘。下乘是見招用勢,中乘是用意不用力,上乘是感而應之。這些都是源自『易經』的思想。
『易經』上說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太極拳論』說“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招熟”的“化而裁之”,“懂勁”的“推而行之”,“神明”的“存乎其人” 。傳統武術欲達上乘,都要練氣,即氣功,外示安逸,內實精神,以至擊人外無傷而內臟皆裂。以柔克剛是技擊術的一大革命,亦只有在中國偉大的易理指導下才會有博大精深的太極拳。
摘錄自:『中國傳統武術史』于志鈞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