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控制就是要減去脂肪,所以,要全面杜絕脂肪,身體才會健康?
很多人利用少吃一點來體重控制,所以,不吃早餐,只吃午餐?
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吃兩餐的民眾比正常攝取三餐的人,胖的機率更高。這當中絕大多數是因為早餐不吃的人,起床時往往都感到一定程度的飢餓,所以,很容 易就掉入大吃大喝的陷阱,加上身體的飽食中樞感應到飽的訊息,通常必須半個小時以上。因過度飢餓時吃得快,往往意識到飽的時候,飲食皆已過量,因此,規律 三餐、不過量攝取,才是健康維持體態的好方法。
澱粉被認為是增加體重的主因,所以,體重控制時不能吃澱粉?
臨床上很多患者一說到體重控制,就聯想到不要吃飯、不碰澱粉,的確,這樣會使體重在短時間內下降,就像只喝水、不增加身體熱量攝取,當然會瘦。但不吃 澱粉減掉的重量是身體中肌肉的重量,而不是脂肪的重量,不但不健康,反而在一段時間後會復胖。因為人體強調中庸,單獨不攝取某一項營養素,是無法維持長久 的,一旦恢復飲食,之前下降的體重就會迅速「回補」,一切回到原點。
體重控制只需要靠節食就好,不需要運動也可以很健康的瘦下來?
運動所減少的熱量是有限的,有運動的人減掉的脂肪,一定比沒有運動的人減掉的脂防還多。
運動對於體重控制來說有兩個功能,一為減掉脂肪,一為維持基礎代謝率,前者是減掉真正對人體有害的脂肪,後者則是維持基礎代謝率,讓身體在未來能不復胖。
體重控制的時候,可以喝代糖飲料?
砂糖本身有熱量,每公克糖有4大卡,因此,小小一包糖對減重者來說,的確是「甜蜜的負擔」。可用代糖來取代一般用的砂糖、冰糖,以減少熱量的攝取。
代糖就是「沒有熱量」的糖,一般又稱為「人工甘味劑」,適用於需限制甜食卻又無法忘情甜食的人,但代糖也不能無限量的攝取。
因為肚子餓表示在燃燒脂肪,所以,每餐都不要有飽足的感覺?
所以,讓很多人以為少吃,甚至不要吃,就是變瘦最迅速的方法。不攝取熱量當然會瘦,但是不健康,建議還是遵守「總熱量的下降」來減重。
一天當中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比重,還是應該占總熱量的一半以上,蛋白質2到3成,脂肪1到2成左右。控制體重的階段,可提高蛋白 質攝取量,降低油脂攝取量(不是不吃),才能正確的減到脂肪、留住肌肉。
晚上熬夜不睡覺,可以燃燒多餘的脂肪,體重控制才會成功?
錯錯錯,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人體在活動中當然可以消耗較多的熱量,但是,太晚不睡覺,很多人卻反倒想吃東西,這樣反而得不償失。根據研究最容易胖的兩個族群,一個是因為睡太多,導致基礎代謝下降的族群,另一則是因為睡太少,導致額外多攝取消夜的族群。
既然體重控制要多吃蔬果,我不喜歡吃青菜,那就多吃水果?
水果也有養分與熱量,正確來說,應該是指相對於澱粉、油脂而言,吃水果吸收到的熱量的確比較低。林文元表示,水果當中熱量比較低的有檸檬、番茄、柚子、番石榴,熱量高的水果像是芒果、龍眼、荔枝、香蕉等,挑著吃也可以吃得飽足又不怕胖。
早餐要吃飽,所以可多吃蛋糕、麵包等澱粉類食物,中晚餐都吃蔬菜水果就好?
人家說:「早餐吃的像國王,午餐吃的像平民,晚餐吃的像乞丐。」 其實說的就是熱量總量管制的概念,不是吃得量或是什麼時間吃,而是要注重 「吃得對」。對於肥胖者而言,一天熱量控制的原則,男生1500大卡上下,女性則在1200大卡左右,一些高熱量的紅燈區食物須減量,綠燈區的低熱量食物 比重拉高,以獲得飽足感,這樣就算正在執行體重控制計畫,也可以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心。
控制體重的生活處方箋
「胖瘦是有客觀的美觀標準,不應一味追求體重機上的數字。」
如此說。現在很多愛美人士都是 一味追求瘦瘦瘦,其實不但相當不健康,還可能造成營養素缺失的疾病。想保持健康完美的體態,應先建立健康的生活概念,仔細觀察身邊身型較纖細的朋友,生活型態是否都較多活動?
肥胖因素遺傳占3成、環境占7成,從生活習慣來做改變,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少吃多動,即使不上健身房、不花時間游泳、不每天揮汗跑 步,也能夠維持健康的體重,以自身為例,陳建宏提出兩個小撇步:
1. 增加運動量:
平常喜歡藉由騎車、游泳達到運動目的,但這都需要特定時間或地點進行。若時間不允許,就會走到離家比較遠的便利超商買東西,或在目的地前刻意 提前下公車或捷運,讓自己多走路,上樓也會提早下電梯,讓自己每天爬個2、3層階梯,影印、傳真、倒茶都盡量不假他人之手,不放過可以活動的機會,積少成 多,卡路里就這樣消耗於無形。
2. 吃飯只吃7分飽:
建議吃飯7分飽就好,吃太多會對腸胃造成不適,以他的健康飲食範例是建議,早上吃得多、中午吃輕食、晚餐吃沙拉,偶爾朋友聚會可能的話就協調中午聚餐,吃飯時也是以菜、湯為主,肉類少碰,盡量不要增加腸胃的負擔就對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