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腸道的健全環境及腸道健康,就是維持腸道內各種好菌、壞菌的平衡,不要讓它失去平衡。究竟腸道菌的平衡有多重大的影響?為什麼稱之為最古早的健康祕訣呢?
大家都知道免疫力對身體的重要性,而腸道掌控了大部分免疫細胞的器官,它也是體內好菌和壞菌的大本營。許多人身體產生不適或疾病,深入探究,大部分根源於腸道中壞菌繁茂猖狂、好菌太少,也就是所謂腸道菌相失衡現象。那麼什麼原因會導致好菌、壞菌在腸道內失衡呢?
什麼是好菌?
在探究好壞菌失衡問題前,我們先認識什麼是「好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腸道內的好菌就叫「益生菌」(Probiotic),指的是當我們由外界食用補充的量達到一定數量時,能對宿主(在這裡我們可以說是人體)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那麼從外界補充的量需要多少才夠?以及哪些菌才是益生菌? 一般認為,每天只要20億至100億益生菌量的補充就足夠了,太多反而不好。因為益生菌通過胃酸膽鹼的嚴酷洗禮、身經百戰地安全抵達腸道後,還要定居在腸道內,開始另一場與壞菌面對面的決鬥,定居必須要有空間讓它成長繁殖,若太過擁擠,就會像一群人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當然施展不出好身手。所以補充過多或過少皆不適宜。那麼常見的益生菌有哪些,每一種的武功又如何呢?
常見的益生菌有以下幾種:
雷特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A菌):
小腸的長期住戶,抵抗壞菌的先鋒。主要功能是增強免疫力,抑制壞菌的生長。另外也能抑制女性陰道中念珠菌子黴菌的生長。
長雙叉比菲德氏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B菌):
這株菌最主要是用來對付病毒性腸瀉,如感冒時常見到輪狀病毒感染的下痢。也是腸道的清道夫,能使腸道菌落群平衡。
雷特氏菌(Latobacillus casei,C菌):
此株類似「釘子戶」,大家都不見了,它還能屹立不搖,定殖力超慢。主要是能防止腸道的不適狀況,另外還能抗過敏,提升免疫力。
可說是被研究最多的菌種。知名臨床刊物《The Lancet》上發表的報告,證實孕前、孕中服用,能有效降低出生後小朋友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
有關益生菌的研究愈來愈熱門,被發現在人體防衛疾病的功效也一再地被直接、間接的證實,諸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過敏症、便祕、特定的一些癌症,其他皮膚保養,口腔健康維持,都可在臨床上找到支持的佐證。
每天補充益生菌
現代人由於生活環境變遷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絕大部分的人無可避免地生活在空氣汙染、水汙染、重金屬汙染的生活環境中,特別是現代人的飲食過於精緻化,再加上農藥和環境的汙染,許多人無法攝取足夠的蔬果,導致蔬果纖維素裡的益生質(Prebiotic)攝取不夠,益生菌也因此少了最好的食物來源,不利於生長,既無法抵擋壞菌的增長,也無法承擔益生菌該有的功能。透過每天益生菌補充品的服用,可補充足夠的益生菌數量到腸道,參與保衛身體的任務,讓壽命不是很長的益生菌不論是老死(最長15天)或戰死的量,都能迅速補充起來。
研究顯示,服用益生菌複合菌種比單一菌種效果好,因為團結力量大,例如,B菌和雷母氏乳酸桿菌除了在功能上能相互支援,B菌的代謝物還可以被雷母氏乳酸桿菌使用,在生活物質上也能有效相互利用。
除了優先選擇複合菌種,每日補充量要能達到20億至100億,另外最好還有益生質的乳糖、寡糖加入,增加益生菌的食物來源,以增強腸道定殖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