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7 October 2014

體內酸鹼度失衡會生病?

有沒有想過人們為何常會生病?近日醫學界及自然療法的治療師開始有了一個共同的理解:體內酸鹼度失去平衡,是生病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每人身體均有體液,例如唾液、尿液等;所有體液均有著一定的酸鹼度英文叫pH (potential of Hydrogen) 。在酸與鹼性中間必須取得平衡,否則身體便會出現毛病,或令身體變得潺弱,容易染病。pH值由0 14,越低的pH值表示酸性越強,愈高則鹼性越高;而位於中位數的酸鹼值7為中和。而人體中的水份,佔全身70%以上,要健康的話,體內的水份酸鹼平衡便甚為重要。其中體液中帶正電荷的水分子乃屬酸性,而帶負電荷的水份子則呈鹼性;身體因為保衛健康而恒常地要維持體內水份子中酸鹼平衡狀態,一旦失去本身的平衡能力,問題便容易發生 (注意所謂體內液體並不包括胃酸或消化性液體)

酸度過高問題多

今日都市社會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往往容易造成身體體液酸性過強的現象,容易弱化體內的自然抵抗能力;相反若體內酸鹼度適中,身體本能的抗病工作便能如常進行,健康身體要維持足夠鹼性以作不時之需。所有令體液太高酸性物質均不應存留在體內,以減低致病的危機。

原來” 體液酸鹼度失去平衡乃致病元凶這種說法由來已久,在三十年代有著名的醫生學者Dr. William Howard Hay 在紐約發表其突破性的言論,表示疾病的生成,乃由於體內酸性液體過多而中毒 (autotoxication) 。他指出由於環境、水源及食物中有大量導致酸性產生的物質而令致體內鹼性被過量地中和,無法維持於健康的水平。聽來奇怪的是原來百病源自同因,無論疾病名稱為何,基礎問題只有一個。而近年相關的研究亦不少,另一位學者醫生 Dr. Baroody指出,其實不同的疾病名稱看似不同,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體內細胞中太多酸性廢物,令毒素增加,導至百病叢生。

而大部分有酸鹼度失衡的人均為酸性過多,即身體酸性廢物太多;這種情形會令身體強行將支持重要器官功能的主要物質如礦物質及氨基酸等挪用,包括重要的鈣、鈉、鎂、鉀等,目的是要將酸性平衡,並將廢物排出。因為這種工作對身體造成的壓力,令致身體各個不同崗位的器官的功能削弱,形成慢性病的潛在危機;進而減低免疫功能,身體變得虛弱,加上身體自然老化過程,各種毛病容易出現。

長期處於酸性的體液狀態,會引致多種功能性的毛病,包括:
-心血管的破壞,如令血管變窄,血液中重要的氧分減少。
-容易增磅,致肥及容易患糖尿病。
-膀胱及腎容易結石。
-免疫系統功能減弱。
-體內因游離基的積累造成破壞,容易引起惡性細胞病變。
-提早老化,未老先衰。
-骨質疏鬆,骨骼變得脆弱,引起骨折、骨質密度下降、生骨刺等。
-關節疼痛、肌肉酸軟無力、乳酸積聚。
-身體無力、無精打采,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而在美國三藩市加州大學所做的一個為期七年的研究指出,在九千名女參加者中,其中體液含高酸性的婦女較其他人容易流失骨質的密度;研究員相信大部分困擾中年以上婦女的坐骨折斷及碎裂問題,與體液過酸有關,同時亦指出與飲食中高肉質少蔬菜的內容有關。

在日常飲食中的營養,必須要在身體有能力吸收並使用時才有效,當我們身體內部靜靜地出現變化而不為人知,等到有毛病事後才修補時往往變得太遲。真正的保健在於每日恆常地食對的食物,做適當的運動,及平衡心靈的活動。

選擇高鹼性的食物

食物中如有太多的白糖、油脂、紅肉、飲料如咖啡、汽水之類,你身體內有高酸性的情況機會甚高,又或是長期服藥、缺少運動、高壓力的環境、情緒毛病困擾等,亦容易令體液過酸。在選擇食物時,盡量避免以下過酸的食物:包括代糖、朱古力、花生、腰果、白麵粉、各種粉麵食品如意大利粉、肉類中的牛肉、豬肉、和貝殼類海產食物、芝士、雪糕等。

你可以選擇多吃高鹼性的食物,例如野蜜糖、粗黃糖,水果中又以下列為較高鹼性:檸檬,西瓜、青檸、西柚、芒果、無花果、蜜瓜、木瓜、提子、奇異果、草莓、蘋果、李等等(不要誤以為食物口味中的酸便等如該物含高酸性,其實兩者並無實質關連)。豆菜類食物中,又以蘆筍、洋蔥、大綠葉菜、西蘭花、大蒜、芹菜、胡蘿蔔、青瓜、生菜、番薯等均為身體帶來較多的鹼性;其他包括橄欖油、杏仁、亞麻子油等等,均有助你用以平衡五內。


要美、要保健,總是要由內而外,內外兼顧,自然活得健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